《肇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肇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4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肇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时期将是肇东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所指明的方向,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作为行动先导,以提高全市人民的福利水平为统领目标,将经济增长作为实现目标的有效手段,明确重点任务,激发创业热情,城乡联动,内外协调,促进肇东市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稳定适速有效地发展,把肇东市建设成为“宜居肇东、绿色肇东、美丽肇东、幸福肇东”。一、“十三五”时期面临的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市先后荣获首批国
2、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全国中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验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县、全国宜居宜业典范市、中国最美旅游度假城市、中国最美冬季冰雪旅游目的地和省级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十二五”期末,我市GDP实现395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年均增长10.2%;人均GDP实现43550元,比一五”期末年均增长8.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12.6亿元,年均增长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28.1亿元,年均增长13.5%。2、现代农业与工业协同发展通过积极探索现代化大农
3、业与现代化大工业相互渗透、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农业与工业均有了较大发展。2015年,粮食总产量47.06亿斤;农业总产值为168亿元,年均增长11%;养殖业产值为105亿元,年均增长12.3%;全部工业增加值为135.7亿元,年均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8亿元,年均增长18%o3、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十二五”期间,我们把“富民强市”作为重要目标取向,注重招商引资,推进产业升级,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现代化工业,启动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大发展,“十二五”期末,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为82.6亿元、176.2亿元和136.2亿元,三次产业之比调整为20.9:
4、44.6:34.5。4、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二五”期末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3亿元,年均增长20.1%,这主要得益于开发开放引进大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引建超亿元项目168个,其中包括投资5亿元的大庄园绿色食品加工项目、投资6.8亿元的北大荒绿色食品产业园、投资5亿元的汇源工业园项目、投资15亿元的江西正邦生猪饲料加工及生猪养殖项目、投资2.2亿元的康师傅顶津饮料系列产品项目、投资10.6亿元的成福玉米精深加工项目、投资2.2亿元的冰榕工厂化食用菌项目、投资16.3亿元的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飞机产业园项目、投资19.8亿元的河北卓达集团乐安新城及新材料产业园项目、投资5亿元的东顺纸业
5、高档生活用纸项目等。“十二五”期间,全市有50个超亿元项目相继实现投达产。5、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十二五”期间,我市年均开发商品房和改造棚户区超过50万平方米,年均建设城市道路超过10公里,年均铺装排水管线超过10公里,年均植树超过百万株。目前,我市已拥有高等公路路面(包括黑白色路面)2114公里,国、省、县、乡道路硬化率达100%,城市排水管线已发展到190公里,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2.19%,城市人均公用绿地面积13.07平方米,城市路灯已发展到2764盏,全市已建楼房建筑面积达I(HO万平方米。哈齐客专于2015年正式通车,我市率先进入“高铁时代”。6、社会事业全面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
6、,加大了对教育、卫生、体育、文化和社区事业的投入力度,新建东发、海城、德昌等10所中小学校,完成省级标准化合格学校18所,建设2座城市医院、16家乡镇卫生院、68个村级卫生所、24个城市新型社区、286个文化活动场所、78处健身路径工程,安装了信息显示屏;环保、计生、科技、电力、广电、信息、通讯等各项事业均取得长足发展,服务和促进经济发展能力显著提升。7、民生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十二五”期间,全市城乡医保全面推进、社保应保尽保、低保扩面提标、“五保”集中供养。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5%,“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1%;城乡低保人数扩大到5.85万人;实现新就业4.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
7、制在4%以内,救助城乡困难群众7.8万人(次)。8、人民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十二五”期间,始终把民生工作作为重心工作来抓,完善社会保障,推进群众增收致富。201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22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890元,年均分别增长8.9%和10.3%;人均储蓄余额达到16243元,人均住宅面积达到35平方米,私家车保有量18.5万台,人们衣着更加时尚、饮食更加科学、住房更加宽敞、出行更加快捷,实现了居民收入与消费同步增长、幸福指数与经济指标同步提升。9、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定实效2015年末,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2.19%,城市人均公用绿地面积13.07平方米,水质达标率为1
8、00%;空气质量达标率80%;全市万元GDP能源消耗平均0.75吨;森林覆盖率5.7%。同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力度,“十二五”期间,无重大事故发生。十二五”时期主要指标实现情况指标2015年年均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39510.2%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82.65.8%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176.212%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136.28.5%三次产业比例20.9:44.6:34.5人均生产总值(元)435508.8%全部工业增加值(亿元)135.7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72.818%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12.6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28.113.
9、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16320.1%(二)面临的环境对肇东发展而言,既面临可以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东北亚国际局势趋好,中韩自贸区取得实质性进展,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我市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央“五大统筹”的城市发展要求,“大齐绥”国家级产业合作发展与转型升级示范区、哈长城市群和国家级哈尔滨新区建设,为我市承接哈尔滨产业转移,实现区域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市自身拥有的老工业基地振兴优势、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优势、生态资源优势、科教人才人文优势,为积聚和释放发展动能,化基础优势为竞争优势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市“十二五”时期取
10、得的成就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对“互联网+”、旅游、养老健康、信息服务、对俄合作等的政策推动,将使我市的发展潜力不断释放;北大荒航空公司等国内大企业的加盟,为肇东市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人才;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经济与社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肇东市较大的经济总量、蓬勃发展的产业,汇集产生马太效应,对外地投资者的吸引力持续增强。同时也要看到,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长期积累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不活、发展方式粗放的矛盾依然突出,现阶段又显现出有效需求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优化度低等新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不仅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而且可能引发系统性的风险,必须下大力气
11、解决。综合判断,我市正处在发展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关口,处在体制机制变革、发展活力蓄积的重要关口,处在优势充分释放、动力加快转换的重要关口。“十三五”时期,是我们应对挑战、化解难题、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有足够清醒的把握、足够紧迫的意识、足够必胜的信心,积极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决破除路径依赖,更加注重发挥比较优势,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结构优化升级,更加注重质量效益提升,更加注重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统筹协调,推动市域经济全面健康发展。二、“十三五”时期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1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寻求新突破,在产城融合中积聚新动能,在提高社会治理能力中取得新进展,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努力实现肇东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奋斗目标。(二)基本原则坚持创新发展原则。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牢牢把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重点围绕结构调整,主动对接各种高端创新资源,切实把创新驱动落实到产业链上、落实到市场主体上,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坚持协调发展
13、原则。把握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全力促进“四化”同步,着力解决城乡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补齐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的发展新格局。坚持绿色发展原则。把握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在传统能源资源绿色低碳开发、综合高效利用上做文章,在节能减排降耗上下功夫,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让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让农村更加重视耕地土壤养护,使用有机肥料,兴修水利设施,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坚持开放发展原则。盯住外部资源和外部市场,坚持内外资并举,对内促进区域合作,积极融入哈尔滨都市圈,把握设立哈尔滨新区的有利机遇,进一步
14、强化规划共绘、交通共联、产业共兴、资源共享的基础,形成更实质性的同城同体同业发展格局。对外加快形成以对俄开放为重点,面向欧美、东北亚、东南亚、港澳台等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坚持共享发展原则。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大教育、卫生、养老、就业、社会保障等投入力度,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三)主要目标1、经济实力目标在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基础上,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67亿元,年均增长7.5%,可提前两年实现翻番目标。一次产业增加值99
15、亿元,年均增长4%;二次产业增加值281亿元,年均增长10%;三次产业增加值187亿元,年均增长6.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150元,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20800元,年均增长10%,两项指标均实现比2010年翻番目标。口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2城乡居民收入趋势图-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3亿元,年均增长1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5亿元,年均增长8虬图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趋势图图4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趋势图图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趋势图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2、经济结构调整目标、二、三次产业之比为17.5:49.5:33o农业总产值204亿元,年均增长4%;养殖业产值136亿元,年均增长5%o农业总产值及养殖业产值趋势图全部工业增加值220亿元,年均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0亿元,年均增长10.5%。图7全部工业增加值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趋势图经济开发区产值20亿元/平方公里,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增加值约占GDP比重10%o3、民生福祉目标一一就业目标。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居住目标。城镇人均住宅面积40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30平方米。饮水安全目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食品安全目标。城乡食品安全普及率100%o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