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ppt
《流行性腮腺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性腮腺炎.ppt(2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苍耳风”)临床特征为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发热等。并可侵犯各种腺体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本病好发儿童,亦可见于成人。为自限性疾病,大多预后良好,极少死亡。(一)病原学及发病机制(一)病原学及发病机制 腮腺炎病毒属副粘病毒科。单股RNA病毒。对腺体和神经组织有亲和性 本病毒抵抗力弱,抵抗力弱,不耐热,一般室温下,经2-3天其传染性消失。对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敏感。强紫外线下仅活半分钟,甲醛溶液、30%来苏尔、75%乙醇等接触25分钟灭活,但
2、耐寒。人是唯一的病毒宿主。腮腺炎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及眼结合膜腮腺炎病毒侵入上呼吸道及眼结合膜在局部粘膜上皮组织中大量增殖后入血循环在局部粘膜上皮组织中大量增殖后入血循环初次病毒血症初次病毒血症经血流累及腮腺及一些组织进行增殖再入血经血流累及腮腺及一些组织进行增殖再入血二次病毒血症二次病毒血症唾液腺、睾丸、卵巢、胰腺、肝及中枢神经系统唾液腺、睾丸、卵巢、胰腺、肝及中枢神经系统 各种临床症状各种临床症状(二)流行病学(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早期病人和隐性感染者。腮肿前7天至腮肿后9天均可自病人唾液中分离出病毒,因此在这两周内有高度传染性。感染腮腺炎病毒后,无腮腺炎表现,仅有其它器官受累者,唾液及
3、尿亦可检出病毒。2.传播途径 本病毒在唾液、鼻咽分泌物中通过飞沫传播。亦可接触传播。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的发生率也增加。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90%病例发生于115岁,尤其59岁的儿童。1岁以内婴儿很少患病。成人中80%曾患过显性或隐性感染。儿童患者无性别差异,青春期后发病男多于女。病后可有持久免疫力。4.流行特征 本病分布全球,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为主。可呈流行或散发。在儿童集体机构、部队以及卫生条件不良的拥挤人群中易造成暴发流行。(三)临床表现(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130天,平均18天。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食欲不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行性腮腺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