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要点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要点全套.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要点全套一、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特点1、转换层施工荷载大在结构转换层施工中,自重荷载是施工荷载最主要的部分,为做到转换层结构上下变化,克服自重的不利影响,应保证结构端面自然增大。2、转换层支撑难度大转换层的标高较高,一般都在2030m之间,使得巨大的施工荷载需要多层进行分载,转换层悬挑部分可利用桁架结构将施工荷载逐步传递到下部结构。3、转换层钢筋施工量大转换层构件的跨度和截面尺寸较大,钢筋含筋量大且排布密集相互穿插。施工时,须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同时便于钢筋的布置。4、转换层混凝土强度高,体积大因转换层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因此要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硬化中水化热的发生
2、,并防止各种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二、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1、支撑系统的施工技术方式转换层因自身重量及上层负荷较大,对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要求十分严格,因此在正式施工前应进行精密的计算与设计,保证整个支撑系统的强度过硬。常用支撑系统施工技术方式如下。(1)钢管支撑结构。此结构较适合于施工荷载相对较小或采用板式转换梁的情况。转换梁的全局布置要密集,从而保证钢管支撑结构的稳定性。(2)型钢构架结构。此结构更适合于转换梁本身重量和上层负荷相对较大的情况,并且要求转换层的相对位置比较高。一般的施工方法是在转换层下层的柱体中埋设型钢构架结构,成为转换梁的支撑体系,型钢结构利用柱子将上层的荷载逐一传递下来,
3、直达地面,适合于传递纵向荷载。(3)设置与转换梁方向一致的支撑架结构。该形式较适合于转换梁自重与上层荷载相对较大的建筑物,更适用于转换梁相对位置不太高的情况。在进行钢管支撑架的设置时,应准确计算立杆的距离以保证承力位置准确。2、模板工程的施工为对转换层混凝土的结构质量进行有效稳固建设,要用模板进行支撑,在建设过程中因施工速度较快,需要铺设的模板较多,在施工过程中须注意更多的问题。对于底模板的施工技术的运用而言,须将其支撑效果发挥出来,选择48mm3.5mm的钢管脚手架建立支撑系统,并在对立杆间距、步高的测量分析过程中对建设稳固事项进行有效建立;在加强建筑技术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对主楞骨与次楞骨的
4、有效建设,使其对模板进行有效支撑,把握对重点支撑点的建设力度,并在对楞骨的质量防护过程中有效运用胶合板的塑料膜,使混凝土的底面温度、湿度保持到一定状态,将完善性保护、预防与建设稳固提升事项结合。在对侧模支撑事项的研究过程中,对转换层的准表高度进行稳固建立,在施工过程中,对锚固螺栓的固定事项进行研究,加强对螺栓使用标准的提升;进行螺栓、支撑系统和水平混凝土整体结构的固定连接,并在柱体焊接过程中注意预埋筋的审核力度;因模板的散热迅速,为使温度保持正常,避免对其他零部件产生影响,应及时拆除模板并进行保湿、保温,根据实际情况提升现有模板的建设标准,使保温、保湿力度得到有效提升。3、钢筋方面主要施工技术
5、转换梁的含钢量大,主筋长,布置密,在梁柱节点区钢筋相聚。因此,正确翻样、下料,合理安排好钢筋就位次序是钢筋施工的关键。钢筋翻样前须弄清设计意图,审核、熟悉设计文件及有关说明和相关规定。翻样时考虑好钢筋间的穿插避让关系,确定制作尺寸和绑扎次序。一般转换层结构主筋接头全部采用闪光对焊、锥螺纹接头连接或冷挤压套筒连接;对于两端做弯头的钢筋,采用可调伸螺纹接头解决钢筋旋转困难问题;当转换梁高度或转换板厚度较大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和便于操作性。(1)钢筋的安装。转换层钢筋配筋数量大且直径普遍较粗,尤其是梁柱节点处,钢筋密集交错,其就位和绑扎难度更大。因此,在下料时须考虑好钢筋的相互关系以及绑
6、扎的排筋次序,以有利于钢筋的顺利就位和绑扎,确保钢筋工程施工的质量。(2)转换层上预留插筋的定位控制。转换层上部为标准层住宅,其构件截面尺寸都比转换层截面尺寸小,预留插筋位置准确是保证上层施工质量的关键,转换层楼面放线时,分别放出剪力墙和柱的定位线及控制线、转换层大梁的投影线和控制线。由测量人员分别通过各构件的控制线来确定各预留插筋位置,按设计要求布置预留插筋。预留插筋完毕后,通过剪力墙或其他标记用尺量测复核。检查无误后,插筋用点焊固定在原钢筋上,预留钢筋上部须绑扎3道水平箍筋,并用临时斜撑固定,以增强其整体性4、转换层的混凝土施工要点(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须由具有相应设计资格的试验室在对施
7、工现场使用的水泥、砂、石、外加剂等进行试(检)验的基础上,设计出混凝土配合比。为防止在浇筑中出现施工冷缝,要求在混凝土配合比中添加缓凝减水剂。(2)混凝土浇筑及下料方法。混凝土浇筑采取从房屋一端的边梁开始浇筑,在边梁浇筑完成后再浇筑垂直于该边梁的其余各框架梁,浇筑长度至相邻轴线的框架柱暂停,再返回浇筑楼盖板混凝土,以此浇筑方法类推,向前平行推进,直至浇筑完成。在浇筑框架梁混凝土过程中,对截面高度为1800mm的梁应采用4次下料浇筑,4次振捣,每次浇筑厚度不大于500mm的方法对截面高度为1200mm的梁应采用3次下料,3次振捣的方法,以确保混凝土密实,不出现施工冷缝,并有利于减小梁侧模板承受的侧向压力。计量工须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水泥(散装)、砂、石、外加剂等须认真过称计量,外加剂由专人负责计量下料。(3)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温度应力加以控制和确定保温养护的持续时间,一般不得少于15do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内加以覆盖和浇水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潮湿养护时,混凝土极限拉伸值比干燥养护时要大20%50%,在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内外温差时,混凝土中心与表面的最大温差不高于25C30C,总降温差小于30。在大体积混凝土养护过程中,不得采用强制、不均匀的降温措施,否则易使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