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docx
《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主备人:卞爱琴审核人:陈宏楼教学目标一、战争爆发的背景;战争的经过和李鸿章的避战自保政策;战争的性质和后果;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三国干涉还辽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二、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在西方列强支持下企图征服朝鲜并进而入侵中国挑起的战争,它是日本推行扩张政策的一个重要步骤。在甲午战争中,中国爱国官兵英勇斗争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三、通过分析马关条约的危害,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历史资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
2、。教学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马关条约的影响教学难点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教学方法讲述,比较,前后联系,知识结构图,战争形势图。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导入揭标:由中法战争的结果回顾,使大家明确,本次战争,仍然可以算作中国边疆地区新危机的一个组成部分。二、阅读探究学生自主看书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分析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阅读教材P16页回答问题: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结合所学知识说一
3、说:引发这场战争的因素还有哪些?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中日战争”?阅读教材P16-17页并结合甲午战争示意图,按时间先后顺序说出几次战役的名称、时间、相关人物、重大影响。马关条约的时间、人物、内容、影响?2.自学效果反馈,跳出教材,同桌互相提问。相信你是最棒的!三、尝试练习:1 .在黄海战役中,率领致远舰迎战敌舰而壮烈牺牲的爱国将领是().邓世昌B.刘步蟾C.林永升D.丁汝昌2 .北洋舰队的基地是().旅顺B.大连C,威海卫D.马尾3 .马关条约中最为严重地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项是().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B.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C.增辟通商口岸D.开辟内河新航线4.在山东的刘公岛
4、有一座甲午战争纪念馆,如果你是一名讲解员,你将向参观的人们介绍哪些内容?甲午战争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略战争林则徐率兵抵抗英军致远号直冲敌舰,二百余名将士为国捐躯清政府同日本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A.(DB.C.(DD.四、交流展示:1、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温馨提示:小组内依据问题进行交流,形成统一认识,然后,标出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留待解决。师生合作:1 .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小组内出现的问题,并抽查部分学生,检验自学效果。五:精讲提高:(一)背景培养如何分析战争的背景,应该从战争双方,国际形势,有时包括第三方,以及其它相关背景介绍。从日本、
5、中国、国际环境和朝鲜一方来分析。1、日本。从明治维新到大陆政策。分析日本国情、历史传统、发展方向、中日地理位置关系。2、国际形势。西方列强进行第二次科技革命,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各列强对日本侵略中国的态度,基本可以概括为默许和纵容。如美国,忙于美西争夺;英国希望遏制俄国;法国德国希望坐收渔利;俄国一时未能准备好。3、中国。仍然是均能的清政府。洋务派李鸿章主持外交和军事,但慈禧太后的态度也是希望一味的退缩来达成局面的稳定。清政府的思路是寄希望于外交,而疏于军事准备。4、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而它是中国的藩属国,清军应当镇压其起义,稳定政局。日本有可趁之机。解读课文中材料,反映日本侵略中国的蓄谋
6、己久和中国的危机认识。(二) .爆发。1、1894年丰岛海面战斗一一1894年8月对日本宣战。2、战争的两个阶段。1894年7月一一9月,战线主要在朝鲜和海面上。主要战役是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1894年10月一一1895年4月,战线主要在中国辽东地区和山东半岛,即在中国境内。主要战役是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3、请学生在课文中一一找出描述清政府态度的文字,最后得出结论,战争失败的主观原因。4、请学生在课文中一一找出清军官兵逃跑和抵抗的例子,比较两种行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取得战争的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不是英勇抵抗?实力在战争中的决定性作用。5、通过地图,了解战争进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甲午 中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