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市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docx
《湘潭市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潭市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docx(8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湘潭市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系列决策部署,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推进耕地高质量保护、高水平利用,根据湖南省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湘政办发(2023)37号)等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湘潭市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后备资源、恢复属性地类实行耕地保护“一张图”管控,是全市耕地保护的总纲,是湘潭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必备的专项规划,是县市区耕地保护国土空间专项规划
2、的依据,具有协调性、约束性和实施性。规划范围包括全市行政辖区内全部国土空间,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至2025年,目标年为2035年。第一章规划背景湘潭市作为伟人故里,是湖南省的传统农业大市和水稻主产区,全面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近年来,受新冠疫情、极端天气等多重因素影响,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保护成为了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充分认识耕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和文化“一体化”保护,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保障粮食安全,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
3、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湘潭筑牢资源保障。第一节资源基础湘潭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地区、湘江下游,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国家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心城市,素有“小南京”“金湘潭”的美称,全市常住人口272.62万人。全市大致呈“四分林三分耕,两分建设一分水”的地类格局。全市市域国土总面积为750.87万亩(5006平方公里)。2020年末,全市耕地193.03万亩,占比25.71%;园地22.63万亩,占比3.01%;林地315.16万亩,占比41.97%;草地L79万亩,占比0.24%;湿地L08万亩,占比0.14%;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19.64万亩,占比15.9
4、3%;交通运输用地8.57万亩,占比L14%;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3.79万亩,占比8.50%;其他土地23.89万亩,占比3.18%;水工建筑用地L29万亩,占比0.18%。此外,城镇、村庄范围内耕地5.60万亩,其中城市内耕地0.64万亩,占比11.41%;建制镇内耕地0.05万亩,占比0.89%;村庄内耕地4.91万亩,占比87.70%。自然资源禀赋优越。湘潭市属湘江水系,市域内地表水系发育,有涟水、涓水为主要支流。水系发达,雨量丰沛,水资源丰富。湘潭市地处典型的亚热带温湿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充沛,气候湿润,热量丰富,严霜期短、无霜期长。地貌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构造侵蚀低山一丘陵地貌
5、、构造侵蚀剥蚀中低丘陵地貌、侵蚀堆积河谷平原地貌三种地貌类型。农业产业蓬勃发展。湘潭市是湖南省重要的粮食、生猪生产基地,下辖的湘潭县、湘乡市是粮食生产大县,粮食产量长期位居全省前列。党的十八大以来,湘潭市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人民政府决策部署,着力打造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粮猪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稳步推进,粮食、生猪、蔬菜等主导产业日新月异,设施农业、农旅融合等新业态层出不穷。近年来,湘潭市引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耕种新开垦耕地,初步形成了小籽花生基地、黄花菜基地、黄瓜基地、优质水稻基地等一大批特色种植基地。全市拥有湘莲、沙子岭猪、九华红菜要、湘潭矮脚白、壶天
6、石羊等5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具备良好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品牌效应。目前,湘潭市形成了以沙子岭猪为重点的特色畜禽水产养殖产业链,以湘莲、蔬菜、茶叶为重点的特色经作产业链和以花卉苗木、休闲体验为重点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全市耕地呈现“总体结构较优、利用程度较高”的总体特征。全市耕地193.03万亩,常住人口为272.62万人,市域耕地总量占全省耕地总量的3.55%,人均耕地面积0.71亩,较全省人均0.82亩低0.11亩。耕地结构总体较优。全市耕地面积为193.03万亩,其中水田面积为181.08万亩,旱地面积为11.95万亩,呈“九分水田一分旱地”格局。全市耕地中水田占比93.81%,较全省水田
7、占比83.34%高出10.47%,居全省前列。湘潭市水田主要分布在湘潭县和湘乡市,其中湘潭县水田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45.17%;全市耕地中旱地占比6.19%,主要分布于湘潭县和湘乡市,其中湘乡市旱地占全市旱地面积的47.78%。耕地质量总体较高。全市耕地呈“四分优高,六分中等”格局。优等地占比13.76%,高等地占比27.39%,中等地占比53.62%,低等地占比5.23%。除25度以上坡耕地和河湖岸线范围内耕地难以长期稳定利用外,全市长期稳定利用耕地面积高达99%。耕地分布地貌差异较小。全市耕地总体平坦,地面坡度15度以下耕地占比高达98.55%;耕地规模化程度较高,3亩以上集中连片耕地占比
8、94.57%,5亩以上集中连片耕地占比90.48%,15亩以上集中连片耕地占比74.14%。第二节成效与问题湘潭市作为全省的传统农业生产大市,始终站在维护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高度,坚持以“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健全耕地保护制度,扛起湘潭责任。压实各级耕地保护责任,强化目标管理,层层签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书,加强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严格落实省级下达耕地保护任务。推行“田长制”,实施湘潭市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实施方案(潭市发(2022)17号),各县市区相应设置田长制工作委员会,明确县、乡、村和网格田长职能职责,协同推进六项重点工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潭市 耕地 保护 国土 空间 专项规划 2021 2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