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综合体设计要点全套.docx
《办公综合体设计要点全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办公综合体设计要点全套.docx(2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办公综合体设计要点全套办公体的设计要点,首先我们少不了对相关概念与规划要点的了解,再到我们的核心内容,标准层与体量设计、分区与核心筒设计,最后到功能用房的设计。这些内容我们一共分为四个章节讲述。相关概念与规划要点概念一一如何定义超高层首先我们要对超高层有个基本理解,到底多高的写字楼属于超高层建筑。实际上我们是以时间为划分标准,对超高层的定义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2年以前,7层的建筑一般就被认为是超高层建筑。第二个阶段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规定了按照层数的多少把高层建筑划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高层:916层(最高到50米);第二类高层:1725层(最高到75米);第三类高层:264
2、0层(最高到100米);第四类高层:超高层建筑,40层以上(100米以上)。第三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进步,没有明确的划分标准,一般认为:8.29层,高度30米以上100米以内为中高层建筑;30-60层,高度100米以上200米以内为高层建筑;60层以上,高度超过200米的为超高层建筑。就我国来说,没有严格的超高层概念界定,但从目前的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来看,一般将100米以上的高层建筑统称为超高层建筑,继续沿用第二个阶段对超高层的定义。不过在100米的高度区间,110米和120米的建筑物无论从结构还是设备及施工等方面均无明显的质的变化。这种分类方法是否具有充分的
3、科学依据以及是否符合国际一般标准还有待商榷,因为目前超过100米的建筑已经越来越多。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国际对超高层的定义取决于不同阶段的不同技术条件。概念一一写字楼分级写字楼的叫法源于香港,而写字楼的等级也只是市场给的一个说法。比如我们经常听到一些写字楼宣传“甲级”与“超甲级”。实际行业内还没有一个权威认证机构对“甲级”有成文的规定,国内更没有规范详细规定甲级必须达到什么标准。它是起源于香港著名策划公司、统计公司如戴德梁行、世邦魏理仕给业主定义的。大家都不愿意被定义“乙级”,市场上绝大多数上规模的写字楼都被包装成“甲级写字楼”,仅此而已。而写字楼还有“5A写字楼”的说法,这个倒是有一个类似于
4、酒店星级评定的明确标准。5A指的是智能化(automation),分别0A:办公自动化系统CA:通讯自动化系统FA:消防自动化系统SA:安保自动化系统BA: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但是对于建筑师给业主汇报方案时,无可避免被业主问到甲级与超甲级的区别的话。我们也是根据已有的经验,给你们提供了一个标准明细。甲级写字楼与超甲级写字楼的区别除了体量、面积和净高这些基本建筑信息之外,还有配置也很重要。重点提及走廊宽度里的电梯前室,如果你的写字楼定位是高端豪华路线,我们就会建议大堂的电梯前室不应该低于3.3米,而3.3米也被认为区分定位的一个分水岭。另一个就是对写字楼影响比较大的电梯系统,作为建筑师,我们主要关注
5、电梯的载重量与配置比例。甲级与超甲级在电梯配置比例上差别只是几百方,但是这个差别并不是绝对的,要区别写字楼之间的等级,关键还是看人们在标准层等候电梯的时间,时间越短,写字楼级别越高。最后提一下表格中的穿梭梯,通常指车库至首层或者首层至顶层的大堂转换层的电梯。这些电梯的标准主要看经济情况,基本都采用1.75米/秒的梯速,算是速度相对较慢的电梯,因为抵达层数少,即使用最低速的电梯,也能够满足60秒的消防呼救的时间间隔。所以大家在做穿梭梯的时候自然而然会选择这种速度慢,但价格便宜的电梯。概念一一标准层关于写字楼的标准层,诸如标准层轮廓、进深和核心筒轮廓这些基本我们就不细说了。我们重点要知道的是标准层
6、的有效建筑面积,即标准层建筑面积减去核心筒的面积所得。而标准层的净使用面积和有效建筑面积的区别就是减去公共的走道与设备管井的面积。那么这两个面积对于租户有什么影响呢?比方说如果你是租下一整层的话,那么你就应该关注标准层的有效建筑面积。而如果你只是租下一层里的某一间办公室,需要承担走廊的公摊面积,这时你就应该关注标准层的净使用面积。根据标准层有效建筑面积和标准层的净使用面积,我们又可以得出两个数据:基本得房率和二次得房率(概念如图示)。不过二次得房率的参考意义不大,真正有意义的应该是参考基本得房率乘以二次得房率后的数值,即标准层净使用面积与标准层建筑面积的比值,我们称为净得房率。净得房率也是我们
7、使用比较多的参考数值。一般我们在做指标的时候,有可能会弄混基本得房率与净得房率,实际上它们不能一概而论,往往会因为公共走廊的差别,在数值上存在六七个点的差异。所以大家需要明确这些概念,千万不要犯糊涂了。办公体设计的相关概念就普及到此了,马上进入规划的要点讲解。我们在上篇讲解商业体设计,当中的组织设计章节提及到了商业体与办公体之间的关系,办公体的部分规划要点,各位可以回顾一遍。那么这里我们根据办公体规划,针对塔楼裙楼合并和分开的两种情况为大家补充要点。规划一一塔楼裙楼合并我们提过办公楼一般设置在整个商业动线的一端,如果遇到有交叉口的路段,那么办公楼就会如下图放置。在这里办公楼充当了一个标志物的作
8、用。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办公楼这样放置怎样安排车流线?因为交叉路口受到退距的限制,不能在70米的距离内设置车行交通入口。那么这时我们办公的车流就不得不与综合体其他功能的车流重叠。在这张图里的车流安排就是从临街一侧进入,经办公楼前的广场最后再绕行进入地下车库,这时的车库出入口与综合体统一考虑,并且车行入口的道路(绿化退距与双车道)必须留足够大的距离。同样是合并的规划情况,但是用地没有那么紧张的话,建议最好是在办公楼前设计一个回车场或者是地下车库的出入口(如图所示)规划上安排完车流后,我们再来看人流的设计。综合体设计中各功能板块可以连通,但是要注意商业动线不要直接进入办公或酒店的大堂,毕竟大堂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办公 综合体 设计 要点 全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