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光.docx
《第十三章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三章光.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三章光固执于光的旧有理论的人们,最好是从它自身的原理出发,提出实验的说明。并且,如果他的这种努力失败的话,他应该承认这些事实。托马斯杨I光给了我们一个明亮的世界,可是它自己却像一团谜。人们不断争论着关于光的问题。光学既是物理学中一门古老的基础科学,又是现代科学领域中最活跃的前沿科学之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按照不同的研究目的,光学可以粗略地分为两大分支:一支利用几何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光的传播规律,称为几何光学;另一支主要研究光的本性以及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通常称为物理光学。我们先学习几何光学,然后学习物理光学。光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不过在很长的时
2、期内对它的认识却进展得很慢。到17世纪时,科学界已经形成了两种学说:一种是微粒说,认为光是从光源发出的一种物质微粒,在均匀的介质中以一定的速度传播;另一种是波动说,是惠更斯首先提出的,认为光是在空间传播的某种波。微粒说和波动说都能解释一些光现象,但又不能解释当时观察到的全部光现象。到了19世纪初,人们在实验中观察到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这是波动的特征,不能用微粒说解释,因而证明了波动说的正确性。19世纪60年代,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认为光也是一种电磁波。此后,赫兹在实验中证实了这种假说,这样,光的电磁说使光的波动理论发展到相当完美的地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19世纪末又发现了新的
3、现象一一光电效应,这种现象用波动说无法解释。爱因斯坦于20世纪初提出了光子说,认为光具有粒子性,从而解释了光电效应。不过,这里所说的光子己经不同于过去所说的微粒了。1托马斯杨(T.Young,17731829)。英国物理学家、考占学家、医生,光的波动说的奠基人之一。现在人们认识到,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第十三章1光的折射折射定律阳光能够照亮水中的鱼和水草,同时我们也能通过水面看到烈日的倒影,这说明: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射进水中,另一部分先返回到空气中。一般说来,光从第1种介质射到它与第2种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光会返回到第1种介质,这个现象叫做光的反射(reflection):
4、另一部分光会进入第2种介质,这个现象叫做光的折射(refraction)N图13.1-1光的反射和折射同时存在光从一种介质射到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reflectionlaw)。光在折射时遵循哪些规律呢?如图13.1-2,让窄光束由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例如,从空气射向水,或从水射向玻璃,我们研究入射光的折射情况。图中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仇叫做入射角,折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仇叫做折射角实验表明,当入射角变化时折射角随着改变。但是折射角与入射角之间有什么定量的关系呢
5、?AN直到1621年,荷兰数学家斯涅耳在分析了大量数据后终于找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把它总结为光的折射定律(refractionlaw):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处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即式中12是比例常数。说一说我们在上一章研究波的折射时已经见过这个等式,那是从惠更斯原理得出的推论;而这里的(1)式是由实验得出来的。由此我们是否可以推测:光可能是一种波,我们常说的光线”就是光波的波线?所有事实都表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当光从水射向空气后(图13-2)也会发生偏折,而且光线沿BO的方向进入空气时,会沿OA的方向射出。也就是说,与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