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课程框架构建与师资培养方案.docx
《校企合作课程框架构建与师资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企合作课程框架构建与师资培养方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校企合作课程框架构建与师资培养方案学校一直坚持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校企合作是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而建立的教学模式。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课程框架构建与师资培养方案,以对学生从社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培养其专业技能,使学生毕业离校后,具备一定的专业竞争优势,在社会上立足。为做好校企合作成果的转化,发挥校企合作项目的辐射作用和成果的推广作用,学校组织专业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组建团队,将企业实际生产项目作为教学案例,开发项目式教学教材。运用情境学习理论和职业能力形成机制,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产教融合”的中职数控专业课程开发和实施路径,实现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解决
2、中职生厌学难题,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一、专业(技能)课程序号课程名称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1机械制图机械制图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授投影作图、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的标注等内容,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理论和作图方法,掌握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的国家标准。能熟练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装配图,能徒手绘制较简单的零件图和部件装配图。2机械基础机械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包含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流体传动与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主要讲授构件的受力分析、基本变形形式和强度计算方法,机构的各种形式,机械传动和通用零件的原理
3、与应用。使学生掌握电、液、气等控制系统的一般原理。3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极限与配合的基本概念;了解有关极限与配合的国家标准:能正确地解释和标注图样上常见的公差;能用极限与配合原则,采用类比法正确选择合理的极限与配合,掌握一般零件的测量方法.4机械加工工艺基础机械加工工艺基础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介绍金属切削加工和金属切削刀具的相关基础知识。讲述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并详细介绍了几种典型机械零件的加工工艺,工件定位原理与装夹方法及生产中常用的机床夹具。使学生基本掌握金属切削的理论和刀具的组成部分和相关的刀具几何参
4、数的作用,并掌握常用机床夹具的原理与设计选用。5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是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讲授利用AutoCAD软件进行平面绘图与工程设计,学习其常用的绘图命令、编辑方法、作图技巧,文本、尺寸、公差的标准,绘图输出打印等。掌握复杂图形(如块的定义与插入、图案填充等)、复杂文本等的生成及编辑方法和知识。要求达到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与设计软件(AutoCAD)及相关设备以交互方式独立、熟练地绘制产品的二维工程图,.6数控加工与编程数控加工与编程课程是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具备数控加工的基本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数控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特点,了解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合作 课程 框架 构建 师资 培养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