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预防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ppt
《缺铁性贫血预防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缺铁性贫血预防医学医药卫生专业资料.ppt(4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 anemia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最常见贫血,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第三世界,以婴幼儿、育龄妇女发生率最高。protoporphyrinhemocrystallinHb ironglobinThe role of iron in RBCPurpose of study概 念(Definition)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 anemiairon deficient anemia,IDAIDA)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体内储存铁缺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体内储存铁缺乏,使红细胞合成减少而形成的一种乏,使红细胞合成减少而形成
2、的一种小小细胞、低色素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性贫血。铁缺乏分为三阶段:红细胞内铁红细胞内铁缺乏(缺乏(iron deficiency erythropoi-esis)体内贮存铁体内贮存铁耗尽(耗尽(iron depletion)缺铁性贫缺铁性贫血(血(iron deficient anemia)IDIDEIDA铁 代 谢(Iron metabolism)一、铁分布(iron distribution)(一)功能铁:Hb铁:67%肌红蛋白铁:15%转铁蛋白铁:3-4mg 乳铁蛋白,酶和辅因子结合的铁:约6-8mg(二)贮存铁:铁蛋白与含铁血黄素二种形式,男性约1000mg,女性约300-400mg
3、。铁总量约:50-55mg/kg(男)35-40mg/kg(女)二、铁的来源与吸收(iron source and absorbing)每天造血约需20-25mg铁,主要来自衰老破坏红细胞;食物中每天可摄取1-1.5mg,孕、乳妇需2-4mg。动物食品铁吸收率高,植物食品则吸收率低。铁的吸收部位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影响吸收的因素有:铁状态、胃肠功能(酸碱度)、体内铁贮量、骨髓造血状态、某些药物(维C)等。三、铁的利用与贮存(iron utilization and storage)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与转铁蛋白(TF)结合入细胞内,还原成二价铁,参与形成Hb。多余的铁以含铁血黄素和铁蛋白
4、形式贮存在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病因和发病机制(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一、病因(etiolegy)(一)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二)铁吸收障碍(三)铁丢失过多二、发病机制(pathogenesis)(一)缺铁对铁代谢的影响:当贮存铁减少,发展到不足以补偿功能状态铁时,会出现铁代谢指标异常:贮铁指标(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减低;血清铁(SI)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减低;总铁结合力(TIBC)和未结合铁的转铁蛋白升高;细胞内铁铁粒幼细胞显著减少或消失;转铁蛋白受体在血清中增高。(二)缺铁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红细胞内缺铁,血红素合成障碍,大量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成为血红素,F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缺铁性贫血 预防 医学 医药卫生 专业 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