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中小学师生冲突机制的形成及管理策略.docx
《教育论文:中小学师生冲突机制的形成及管理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中小学师生冲突机制的形成及管理策略.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教育论文:中小学师生冲突机制的形成及管理策略摘要:虽然师生冲突研究已取得丰富成果,但其形成机制仍有待探索,而且已有调查研究方法也难以完全呈现师生冲突情境。柯林斯的互动仪式理论符合中小学师生冲突特点,具有理论适切性,能够提供深入研究的微观视角和实证材料。从互动仪式角度来看,师生冲突是由于互动仪式失败导致的情感竞争。通过分析师生冲突情境,发现师生冲突的形成经历了关注失焦一情感离散、情感竞争一冲突形成两个环节。师生冲突管理旨在促进师生关系回归团结、保证互动仪式顺利实施,因此深化认知和情感关怀是师生冲突管理的有效策略。关键词:师生冲突;互动仪式;相互关注;情感连带;深化认知;情感关怀和谐、团结、美好的
2、文化氛围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目标,但师生冲突往往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阻碍,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师生冲突的内涵、特征等方面已经得到充分探索,学者们从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角度研究了师生冲突的成因。心理学观点强调师生心理需求的差异;教育学观点认为师生冲突是教育手段失效的结果;社会学观点关注师生社会地位与文化的差异。这些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证资料。但是,在教育实践领域,师生冲突研究似乎并未产生显著效果,其原因在于:第一,学校管理实践要求了解师生冲突的形成机制,而目前的理论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第二,调查研究的量化数据分析在技术处理环节虽日趋完善,但缺少现实情境的支持,难以应
3、用于学校管理实践。美国学者兰德尔柯林斯(RandallCollins)曾表示:“统计与调查数据不能表达有关社会现实的准确图景,除非它在其微观情境的背景中得以解释J基于此,本文旨在以互动仪式理论的新视角,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探索中小学师生冲突的形成机制,并探讨师生冲突管理的有效策略。一、互动仪式理论视角下的中小学师生冲突互动仪式理论是否适合分析师生冲突,其实质是互动仪式理论与师生冲突的关系问题。为此,一方面需要明确互动仪式理论的基本观点,论证理论应用的合理性;另一方面需要分析中小学师生冲突的特点,探讨理论应用的有效性。(一)互动仪式理论的观点概述“互动仪式”的概念来源于欧文戈夫曼(ErVingG
4、offman),他提出日常生活中琐碎的程序化行为对维持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进入现代社会,虽然传统的仪式活动逐渐减少,但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仪式仍然保留下来。在戈夫曼观点的基础上,柯林斯进一步发展了互动仪式的内涵,他认为互动仪式是一种表达意义性的程序化活动,个体之间围绕共同的关注点,引起共同的情感连带,形成共同的群体符号。由此可见,互动仪式既涵盖了重要典礼活动等“正式仪式”,也包括了日常生活中的“自然仪式两种互动仪式的区别在于仪式的规范性,自然仪式是自发形成的相互关注和情感连带,没有事先确定的形式,而正式仪式在程式化和规范性方面要求更高。虽然互动仪式的形式有别,但互动仪式具备共同的基本要素,具
5、体包括身体在场、排除局外人的屏障、共同的关注焦点以及共同的情感体验。其中,核心机制是高度的相互关注和高度的情感连带的结合,其强度大小直接影响互动仪式的成败。从互动结果来看,互动仪式能够产生群体团结、个体的情感能量、成员身份符号以及道德感。群体团结是作为群体成员感受到的归属感;情感能量是一种长期情感状态,表现为人们参与活动的动机,其分布呈现由高到低的连续统。不同于格奥尔格齐美尔(GeorgSimmel)等人对于社会冲突的宏观研究,柯林斯认为这些理论侧重宏观现象,忽视了微观情境。为此,他开辟了冲突研究的微观路径,并借助互动仪式链在宏观和微观世界之间建立联系。他认为冲突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社会现象,这些
6、宏观现象是由一系列微观情境构成,互动仪式正是联系微观现象和宏观现象的纽带。因此,借助互动仪式理论研究师生冲突现象是一个合理的尝试。(二)中小学师生冲突的特点分析威拉德沃勒(WillardWaller)表示,师生之间的互动行为具有强制性,师生关系具有潜在冲突的可能。目前的师生冲突研究主要从形式、成因、功能等方面进行现状调查,但对于中小学师生冲突形成过程关注不足。一些研究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师生冲突在小学低年级较少出现,一般始于小学中年级。在中小学阶段,师生冲突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冲突形式以隐性冲突为主。美国管理学者史蒂芬罗宾斯(StePhenRobbins)将冲突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7、,分别是潜在的对立、认知和人格化、行为意向、行为以及结果。其中,除了行为和结果,冲突形成的其他阶段都是难以观测的隐性环节。在当前教育语境下,中小学强调营造和谐、美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学校成员不愿或者很少谈及师生冲突,正如一些学者所言,文化中着重讲求协调、和谐这一类概念,绝不用上冲突、斗争等字眼。因此,中小学师生冲突更加具有隐蔽特征。第二,冲突内容主要围绕学习成绩或行为表现。在中小学阶段,教师关注学生成绩和行为表现,并且在这些方面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因此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本身没有太多争议。师生冲突主要发生在问题归因环节,由于牵涉更多的情境因素,教师和学生在归因方面存在争议。第三,冲突形成情境相对复杂
8、,涉及多个主体。师生冲突具有鲜明的情境特征,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域出现,并且通常涉及教师和多名学生。如果脱离冲突情境,刻板地分析师生冲突形成就失去了现实意义。因此,关注师生日常互动仪式,为我们研究师生冲突提供了丰富且难得的实证材料和更加全面、动态的研究视角。(三)互动仪式理论分析中小学师生冲突的适切性虽然师生冲突难以观察,但师生互动却是大量存在,且比较易于观察,这为采用微观视角研究师生冲突提供了丰富的实证材料。师生互动既包含了相互依赖的倾向,也蕴含着彼此冲突的因子。师生互动可能导致师生冲突,进一步影响师生关系,而且师生关系也会对师生互动起到调节作用。本研究结合罗宾斯的冲突过程模型,构建了师生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论文 中小学 师生 冲突 机制 形成 管理 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