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说课稿参考模板精选5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岳》说课稿参考模板精选5套.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望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人论世:了解诗人生平及诗歌创作背景。(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三)想象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理解诗中所蕴含的道理。(重点、难点)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快乐语文旅行社。说到旅游,老师想到了几年前流行的一句话: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是的,我们祖国山川秀美,有许多名胜古迹,单说山,有五岳归来不看山”之称的五岳,而位于五岳之首的泰山更是神奇秀美。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当诗人中的诗圣和泰山相遇后,它们会上演怎样的奇迹呢?今天老师就化身为导游带领大家一起领略泰山之美。(二)旅游卡片一一走进作者1、
2、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一个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立功立言的家族传统对杜甫忠君恋阙、仁民爱物的思想有巨大影响。7岁学诗,15岁扬名。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诗的主要风格是沉郁顿挫。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的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他的诗歌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
3、美统一,是古代诗歌的顶峰,对后世影响长远。2、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杜甫在青年时期所作。开元年间,诗人赴洛阳赶考,落第后漫游山河,途经泰山所作。杜甫出自书香门第,祖父杜审言是诗人,母亲出身名门望族崔氏。在立功立言”的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他自小好学,才思敏捷,有报国之志。杜甫又成长在开元盛世,见证了王朝最辉煌最鼎盛的时刻,生逢盛世,让他更坚定治国平天下的信念。对年轻的杜甫而言,区区一次落第不算什么,下次再战便可。我终将登顶,看遍人世风光。青年人的乐观、自信在这首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3、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为五岳之首。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在汉族传统文化中,泰
4、山一直有五岳独尊的美誉。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朝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三)旅游指南多读诗歌,读懂诗意1、读诗,三个层次: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诗歌的韵律美。读准字音:岱、夫、了、曾、眦。听朗读录音,把握诗歌节奏: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自读两遍。2、结合课下注释再读诗歌,读懂诗意。(四)旅游指南一一看诗赏风景,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1、品诗,品泰山,结合图片,解读画面。游客活动:1、再读本诗及注释。2、自己试译,描画面。3、小组合作交流。【参考
5、】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到底怎么样?它横跨齐鲁大地,青翠的峰峦连绵不断。开篇以设问的形式,表现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齐鲁青未了”有两层意思,一是说空间上泰山横跨齐鲁,绵延不绝;二是说时间上,泰山经历千年,青翠未改。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字,运用拟人的手法,仿佛天地有灵性,偏心地将所有美景给予泰山,极言泰山景色之壮美。割”是分的意思,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成一明一暗两部分,写出了泰山之高,参天矗立,遮蔽天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同“层二眦,眼眶。山上白云生起,层层叠叠,使人心胸震荡。黄昏已至,倦鸟归林,诗人举目仰望,目不转睛,眼眶似有决裂之感。这里运用夸张的手法,写诗人对美景的
6、沉迷。2、品诗,找角度,赏泰山。游客活动:思考本诗分别从哪些角度描述泰山的?表现泰山哪些特点?全诗以诗题中的望字为线索,距离上由远而近,时间上由朝到暮,写法上由实到虚,由望岳到想象将来登岳的情景,情景交融,一气呵成。3、品诗,悟情感游客活动:结合背景,交流讨论。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会当,终要,终当。凌,登上。意思是我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举目四望,矮小的众山都会一览无遗。这句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展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四)课堂小结全诗以题目中的望字为线索,由远及近,由望岳到想像将来登岳的情景。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
7、丽,流露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尤其是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魄,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五)课堂检测1、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写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形象的句子是:2、杜甫的望岳一诗中表达诗人壮志与抱负的句子是:(六)课后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背诵诗歌。(七)板书设计望岳首联:雄伟阔大绵延不绝远望颔联:神奇秀丽参天矗立近望颈联:云起云涌归鸟翱翔细望尾联:终当登顶俯视一切愿望望岳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望岳。对于教材的深入解读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我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一、说教材望岳选自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0
8、课,本篇课文是一首诗歌,是现存杜诗中最早的一首。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不畏惧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学习本诗,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了解杜甫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创造风格和杜甫宽广的心胸和凌云的壮志,体会杜诗的高妙。二、说学情我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学生从小就背诵诗歌,但是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还稍显不足。她们已经接触过杜甫的诗歌,对杜甫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多数学生只听过,没有亲眼见过泰山,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世界还是有着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因为有了一定的诗歌学习基础,再加上教师的适当引导,学生能够理解这首诗歌的内容,
9、本课的重点是教学生如何分析诗歌。三、说教学目标从课程标准中“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出发,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背诵诗歌。2.通过赏析诗歌,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解读思想感情的能力。3.领略泰山雄伟神奇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陶冶美的情操。四、说教学重难点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根据学生己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是:重点:同小组讨论和朗读,重点解读“望二难点:领略泰山雄奇的景色,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五、说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将引
10、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朗诵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情境体验法。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堂好课,必然有一个漂亮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我将以泰山”为切入点,从诗歌入手,吊起学生的胃口。具体来说,我会这样导入:五岳归来不看山,泰山归来不看岳。”泰山自古以来就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我国跟泰山有关的文化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有的同学可能登泰山遥望过远方,也有同学并没有去过。无论去过与否,今天我们跟大诗人杜甫一起去望岳吧!这样导入,可以介绍泰山的地位,引用诗句,也使学生受到文学的熏陶。引起学生的兴趣。(二)整体感知于诗歌而言,朗读是最
11、好的学习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很多教师难以讲解出来的意境、心境等,在反复朗读、体味下就可以神奇般地解决。我先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由朗读诗歌。注意朗读的停顿、语调等,纠正读音。然后,我介绍写作背景。让学生明确这首诗是杜甫二十四岁的时候所作,当时的诗人过着一种不羁的漫游生活,北游齐、赵(今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这首诗就是在漫游途中所作。为后面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奠定基础。最后,通过播放名家范读,学生自主疏通诗意,了解诗歌大意。(三)深入研读深入研读,就是深入地和作者对话,深入地跟文本对话。在这一部分,我会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围绕“望”这个字对诗歌进行解析。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深
12、度思考能力,我先引导学生找到诗眼一一望。然后找找诗人“望”到了什么,接着,利用情境体验法,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杜甫,对所望到的景色进行描述。既锻炼了学生翻译诗歌,又加深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记忆好理解。最后引出虚实结合和诗人所表达的凌云壮志。这首诗前六句写景,后两句写作者的胸怀的理想。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整个过程中,注重朗读,运用不同的朗读方式,让学生多读多体会,以读促悟,以读带动学生的分析鉴赏。这样设计,学生能够从一个较小的角度切入,把这个角度研究透、研究深,进而能够欣赏全诗的内容,分析手法,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四)延伸作业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课堂教学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学生能够
13、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所以,我的拓展延伸和小结作业环节设计为:拓展延伸,学生观看泰山的照片和视频,思考:在歌颂泰山的诗歌当中,这首诗被看作是顶峰,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谈谈喜欢这首诗的理由。学生可能会提出讲求炼字,富有哲理美,虚实结合等妙处。最后,我会总结: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古人登山观海确实均有一番感慨,写景精彩,抒情动人,说理韵味深长。今后,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可以从不同角度,结合诗人的经历和写作背景进行理解。并布置作业:背诵本诗。把本诗改写成一篇500字的散文。通过以上环节我达成了我的三维目标,学生学有所获。七、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
14、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就力求体现这一点。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大家!望岳教案学习目标1,围绕望,表现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2、名句蕴含的人生哲理。3,青年杜甫的豪情。教学过程一、导语柳宗元带我们领略了小石潭的凄寒幽静,吴功正带我们欣赏了阿里山的静谧神奇,马信德带我们游览了威尼斯的瑰丽奇特。今天我们再请古代的一位诗人带我们去一个地方。板书:望岳唐杜甫二、围绕望”,理解泰山的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1,去哪里呀?你从何得知?泰山。从岳岱宗”齐鲁”得知补充资料:东岳、西岳、南岳、北岳、中岳望岳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被后人誉为绝唱”,并刻石为碑,立
15、在山麓。2,泰山景色如何呢?我们一起透过杜甫的一个动作望”来欣赏泰山的景色。请同学们先一起大声朗读诗歌,思考杜甫从第一句实际上一直望到哪里。(1)描绘泰山景色。也即首联、颔联、颈联。(2)想象登顶感受和望到的景象。3、杜甫实际上望到了哪些景象?请同学们任选一联说一说。(1)首联:望到了泰山绵延不绝、树木葱郁的景象。这是远望。青未了”(2)望到了泰山既神奇秀丽又巍峨高大的景象。这是近望.钟”:聚集,宠爱、钟爱,既写出神奇秀丽,又写出诗人的喜爱赞叹之情。割:阴暗对照之明显,阳光像一把刀一样有力地把阴暗隔开,突出泰山的巍峨高大。(3)望到了云涌云翻的壮阔景象和鸟儿归巢的傍晚景象。这是细望。层云生而荡胸,鸟儿归而入眼三、名句赏析1、泰山如此绵延不尽,如此神奇秀丽,如此巍峨高大,杜甫看了心潮澎湃,他情不自禁地产生了一个愿望。杜甫的愿望是什么?我还没有登上山顶景色就如此神奇美丽了,如果我登上了最高峰呢?一览众山小。2,请你想象登上最高峰一览众山小”的景象和感受.3,登上绝顶眼界变宽了,心胸开阔了,登上绝顶才能欣赏到绝美的风景,这是身在低处的人永远无法体验到的。所以孔子登上了东山就认为鲁国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