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工作培训材料.docx
《高校思政工作培训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思政工作培训材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高校思政工作培训材料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致力于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是党和国家在新时代的人才战略工程,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后继有人的基础工程。时代新人培育是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入实施的核心和关键,而时代新人培育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时代新人培育的实效性。只有培育内容真正地吸引人、说服人、掌握人,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教育、价值引领、行为示范的目标,真正培养出符合党和国家需要的时代新人。根据不同的育人作用和实施重点,可将时代新人培育的内容分为以下四个板块。-、培根铸魂,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理想高于天。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而这个最高理想是
2、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奋斗的。在新时代,理想信念既是时代新人战胜各种风险考验的精神支柱,也是他们始终保持昂扬斗志、一往无前的强大动力。时代新人培育要增强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这是激发他们接续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时代新人培育要以加强理论武装为主要方式,用科学理论培根铸魂。1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任何时候都要始终擦亮马克思主义这个鲜亮底色。因此,在时代新人培育实践中,加强对青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至关重要。这不仅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还包括信仰和践行等各个环节,其关键在于生成马克
3、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政治信仰,是信仰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蕴含价值和终极理想的确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使青年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和奋斗目标,并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改造客观现实的实际行动。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生成问题,实质上就是青年如何认识、认同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涉及青年思想观念的形成与转变、知信行的递进与转化。2.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既是时代新人培育的指导思想
4、、根本遵循,也是时代新人培育的主题主线、重中之重。它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是理论的凝练和实践的升华。青年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丰富内涵、科学体系,掌握其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既对这一思想体系进行科学、深入地解读与传播,也充分发挥自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升运用这一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从可信向确信的升华。在学习过程中,不能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而要原原本本学、全面系统学、联系实际学,真正掌握其精髓要义、把握其内涵本质。3.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
5、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党的发展历史不仅是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而且是党不断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新中国史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历史,是从救国向兴国的转变;改革开放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史、创新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记载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更迭变迁;中华民族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创造史、中华民族精神的生成史,更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史。这些都可以为时代新人培育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二、启智润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
6、的智慧结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标识和宝贵财富。要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丰富的育人资源,挖掘其与时代新人培育相契合的内容。1.塑造理想人格。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高度重视对理想人格的思考与塑造,如儒家以圣贤、君子为理想的人格模型,道家以真人为理想的人格模型等。其中,儒家的君子人格对世人影响最大,是数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塑造和推崇的人格范式与人格形象,其基本上囊括了中华民族理想人格的主要内涵。如强调君子当以修身立德为本,具备仁智勇”的品质特征,自强不息、敏于行、喻于义”的精神风貌,诗书礼乐皆通识的素养境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价值追求。时代新人立
7、足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是新时代的理想人格。它强调青年应以德为先,具备奋进、开拓、奉献的精神,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在核心理念、价值追求、综合素养、精神风貌等方面与君子人格高度契合,承续了君子人格的精神基因和文化血脉,同时融入了新的时代元素,实现了对传统理想人格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涵养优良德性。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不少关于德性的重要内容。礼记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思想观点把对德性的锤炼和塑造摆在了突出的位置,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对人的品性和德行的关注与重视。左传中太上有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校 政工 培训 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