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说明文稿.docx
《自制教具说明文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制教具说明文稿.docx(2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自制教具说明文稿学校:深圳市宝安区星光学校申报者:刘凯、赵仟佳一、教具名称特殊儿童10以内的加法计算板二、教具图片或设计图教具正面图教具背面图教具收纳盒三、使用材料废弃月饼盒、废弃纸板、A4纸、胶带等。四、使用教材培智学校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生活数学二年级到四年级。五、设计思路1.设计原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了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掌握计数原则,其中第一学段(1-3年级)强调了学生“能计算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说明特殊儿童的生活数学学习目标中具有数的运算”的必要性。由于特殊儿童的智力低,思维能力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学生在进行数的运算时,更多地是需要借助实物操作来理解计数原则和
2、计数方法。建构主义教学论提出了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本身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经验认识来进行主动的建构。因此,借助加法板对于特殊儿童来说,可以借助操作加法板、书写算式等方式感知、认识、了解、理解和掌握计数过程。本加法板分为两部分,一是加法板演示部分,该部分主要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演示加法的过程,以便学生更方便地理解加法的含义。加法板分为操作区域和书写区域,学生在计算的时候,先从背面拿出相应数量的物品粘贴在计数板上,其背面的物品均是色彩丰富的物体图片,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操作物体加”的过程,体会加法”所表示的是合起来”、一共”等含义,操作的过程正是学生建构知识
3、内容的过程,学生将可以在动手操作、视觉辨认等认知活动中逐渐认识到加法的计数原则。另一个区域是书写区域,请学生依据计算的过程和计算结果,列出算式。算式的书写是学生读和记的认知过程,并且帮助学生锻炼了精细动作,加深学生的记忆过程。该部分也可在演示完毕之后给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加法板的另一部分是分组操作部分,按照学生的能力程度各自设计,并置于盒子内部(即月饼盒中)。特殊儿童往往能力差异较大,教学活动中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因此本加法板设置了分组操作部分,放置于盒子的内部。各部分分述如下:(I)A组学生(能力稍强组)的加法板:适用于能力较好的学生,能够通过操作加法板并自行进
4、行书写算式。有别于第一部分的演示部分,A组学生的加法板无需将加数上的图片进行操作合成,而直接采用相应的数量的图片进行粘贴和点数,更加快速地判断得数。其底部同样设置了书写算式的区域,且由于加法板已经过塑,因此可以使用油性笔或者彩笔进行书写,利用纸巾或者抹布即可轻松擦除。(2)B组学生(能力一般组)的“数的合成板”。适合于能力中等的学生(能力一般组),学生在加法板上通过操作和粘贴物品来体验加法过程,由于本组学生精细动作较弱,基本无法执笔写字,因此采用了粘贴数字及数的方式帮助学生贴好算式。(3)C组学生(能力稍弱组)的实物操作。“雪花片是实物操作部分,适用于能力弱、障碍程度严重的学生,学生不认识10
5、以内的数,通过插雪花片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并在此过程中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动作,更契合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当然不局限于雪花片,有关利于学生点数的实物材料都适合本组学生。分组操作部分另外放置了操作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2.能够改进原有教具的缺陷或不足;本加法板的设计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改进原有教育的缺陷或不足:(1)本加法板针对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进行设计,具有分组教学的实用性,适合每位学生的能力特点和教育需求,更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2)本加法板通过插、撕、贴、写等过程,加强了特殊儿童的精细动作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在操作过程中具备了康复的功能;(3)现有教具中有一些是类似于下图的设
6、计(图片来自于网络某教具设计),这样的设计是不符合数学和特殊教育的科学原理的,因为其得数并未完全由加数“组合、合并而来,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并未能理解加法的含义。更加科学的设计应该是将加数部分进行合并之后再点数,以确认加法的过程。本教具改进了此缺陷。3.演示和分组操作,能基本解决生活数学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特殊教育中,学生在学习生活数学中,学习的重点在于计算10以内的加法,难点在于理解加法的含义。尽管有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背诵加法口诀表,但是其机械记忆能力并未能体现其计算能力,在20以内的加减法学习中,便开始会出现学习困难,原因在于未能更好地理解加法的含义。本教具基于建构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制 教具 说明 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