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系统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校园系统建设方案.docx(3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智慧校园系统建设方案第一章建设背景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总体要求,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以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核心理念,从应用融合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优质教师智力资源供给新形态的智慧学习路网,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学校,实现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总目标。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
2、,是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虚拟仿真、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构建智能感知环境和新型的教育教学空间,智能识别师生群体的学习、工作情景和个体的特征,充分释放先进技术的优势和人类的智慧,为师生提供以人为本、智能开放的个性化创新服务,促进教学、教研、教育管理和生活服务的流程再造与系统重构,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教育管理决策水平,形成“可感知、可诊断、可分析、可自愈”的新型校园生态。第二章建设目标、思路及原则2.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按照面向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扎实推进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发展。十三五”期间,将坚持服务全局、融合创新、
3、深化应用、完善机制的原则,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为发展方向,以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核心理念,以应用为导向,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推进应用融合向创新融合发展转变。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虚拟仿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建立优质教师智力资源供给新形态的智慧学习路网,构建互联网+”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2.2建设目标(1)提升校园基础环境智能化水平。建成能够无线互联、感知环境、识别情境、记录行为、联接社群的教育教学环
4、境,实现物理环境与虚拟环境的融合,提高从基础设施、教育资源服务、师生交互到教育教学活动的智能化水平。(2)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实现信息化教学的常态化与创新发展,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3)推进教育治理精准化应用。支持学校服务与管理流程的优化与再造,提供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教育管理和科学决策,实现管理决策模式、家校互动方式都在智慧型应用的支撑下发生重大变革与创新。(4)实现用户信息素养提升。提升学生的信息化学习能力,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能力,提升技术人员的信息化服务能力。第三章项目建设方案3.1
5、智慧校园核心应用系统智慧校园核心应用系统为本校学生、教师、管理者等提供各类教育信息化服务。主要由智慧教学、智慧管理、智慧成长及智慧校园基础支撑平台等几部分组成。3.1.1智慧教学智慧教学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关键内容,是实现智慧教育的核心环节。智慧教学模块应用,实现教师网上备课、授课、微视频制作与管理,学生网上强化训练、巩固知识,并方便与教师进行答疑交流,提升教师教育质量。智慧教学主要包括校本资源共建共享系统、课堂同步备课系统、备课工具、课堂同步学习系统、教学质量评测分析系统及教学资源及工具几部分组成。3.1.1.1校本资源共建共享系统校本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汇聚和共享教学智慧的信息化支撑平台,构建全新
6、的智慧教育生态,有助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形成资源建设发展需要的各种标准、规范,建立、完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保证资源内容的不断更新、补充,实现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学科教师备课与教学提供必要的素材内,提升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实现对校本资源的统一存储和管理,克服信息孤岛”,有效避免资源重复建设现象的发生。3.1.1.1.1资源管理形成学校资源建设发展需要的各种标准、规范,建立、完善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保证资源内容的不断更新、补充,实现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学科教师备课与教学提供必要的素材内容,促进教学质量提升。3.1.1.1.2题库管理题库管理从素质教育出发,以
7、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目标,以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试题既反映重点,又照顾全面,既检查掌握程度,又考核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练习、考试等形式正确引导学生认真、全面地学习课程内容,系统地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教与学方式的变革、促进教学方法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局。3.1.1.1.3微视频资源管理能够支撑教师方便录制、编辑和有效管理微课的支撑环境,能够开发和制作支撑讲授型、自主协作型、探究自主协作型三种教学模型的微课资源。中心由微课管理系统、微课录制系统、微课编辑制作工具组成。微课库微谭争源编遗批遂维指停分录播乾型ZW手机麦克风手写板*0电子白Ifi/文
8、互电次3.1.1.2学科教学资源库学科教学资源库包含教材同步资源、优质课大赛课例、微课资源和涉及中高考学科的复习等资源。3.1.1.3备课工具为学科教师提供多媒体环境及智慧教室环境下的备课与教学支撑工具,解决教师难以进行个性化教学内容编排与教学活动组织,以及随时随地备课、讲授与引导学生学习等问题。以学科为单位,提供同步课堂、同步训练、疑难点解析、综合训练、知识体系梳理等类别的学习支撑环境与学习指导、评价服务。解决当前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疑难知识学习困难、学生间协作困难、评价指导缺乏针对性等问题。备课工具包括备课助手、学科教学OFFICE插件。3.1.1.3.1备课助手学科教学平台软件为各学科
9、教学方法创新提供支撑。主要分为理科教学平台与文科教学平台两大类。理科主要提供有效支持学科内容快速编辑、抽象知识理解、动手能力培养的教学平台;文科主要提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能够将各类资料有效集成的工具。满足教师备课、互动教研,组织学生课堂学习、课后辅导学生、对学生进行测试与评价等需要,帮助学生在课上及课后开展自主与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训练与测试、问题求教等。学科教学平台为教师提供备课、讲课、组织学生学习的工具软件,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动态组合教学软件,解决个性化教学软件制作困难问题。为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灌输式教学向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
10、与式教学转变,使网络环境下基于内容的教研和互动教学成为可能,为应用信息技术促进课堂教学创新、给学习带来革命性变化提供了必要的保障。3.1.1.3.2学科OFFICE工具插件学科OFFICE工具库是一款支撑教师备课、授课的工具软件。以OffiCeWord、PPT软件为依托,整合个性化学科资源和学科工具,旨在帮助教师实现学科教学内容的快速编辑和生成,重难知识点的可视化呈现以及探究学习环境的构建。为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备课、组织学生课堂学习、课后辅导学生、对学生进行测试与评价等提供有效支撑,为实现最佳学与教过程、构建智慧课堂、实现智慧教育提供必要保障。意图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支撑学科
11、教学目标、模式与方法的变革,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创新性革命。3.1.1.4课堂同步备课系统备课管理系统的建设,旨在解决教师备课学校管理、跟踪、监测困难的实际问题;同时集成云平台提供的大量优质资源和学科工具,最大限度的减轻教师备课中遇到的资源检索困难、工具集成应用困难等问题;此外,还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教师备授课工作效率,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对学科教师编写的教学设计进行管理和统计,为教务管理人员提供分析的依据,为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提供教学设计支撑。3.1.1.4.1备课管理为学科教师提供同步优质备课资源、工具,支撑教师日常教学及备课。覆盖全国基础教育主要学科主流版本的册、单元(章)、
12、课(节)所需教学资源;提供个性化备课所需的教学工具,为各学科教学方法创新提供支撑。3.L1.4.2教学分析动态采集云平台提供的大量优质资源和学科教学工具备课过程数据,有效对学科教师编写的教学设计进行管理和统计,为教务管理人员提供分析的依据,为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提供教学设计支撑,促进教师信息化能力发展,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夕/ B*9H2*BKiI M v n, BMncm25%教师可以根据学期查看教学轨迹统计情况,教学轨迹包括日常备课记录、课堂记录,实现教学过程的实时动态监测,为教务管理人员、教师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为教学活动提供大数据支撑。3.1.1.4.3智能授课为教师提供基于多媒体授课环境的
13、互动教学讲授平台,为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全方位的系列教学软件支撑,支持学科特色课程构建,一体化资源输送,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为教师提供便捷的移动端服务,提供教学资源的同步呈现,包括导学、课件、作业。在移动端查看/发布/共享导学、课件、作业。教师在移动端批阅作业,给每个学生添加个性化评语。支持查看题本、教学报告。支持移动端参与主题活动,支持在移动端上传作品及交流讨论。支持教师可以根据学期查看自己的教学情况,包括日常备课情况和课堂互动情况。支持教师查看作业详情与作业报告。3.1.1.5课堂同步学习系统学生课堂同步学习应用服务为学生提供一套支撑开展学生自主、个性化学习的智慧
14、学习服务系统。为学生提供了课程资源学习、导学任务学习、智能作业、探究学习和错题本、探究学习、拓展学习、主题活动和学情分析等功能,解决了当前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疑难知识点难以攻破、学生学习过程缺乏个性化以及教师评价指导缺乏针对性等问题。3.1.1.5.1课程资源学习学生在课前或课中学习老师布置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由学科office工具或个性化学科教学资源制作工具生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及课堂教学互动提供支撑。3.1.1.5.2导学预习学生在课前或课后完成导学任务的学习,学习资料包括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资源,导学完成后学生可以在线练习,查看练习题正确答案、解析等内容;学科教师通过编排
15、的任务环节驱动学生完成知识内容的学习以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对导学任务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对微课、资源、动画等各类学习素材进行学习,完成任务中的达标训练。3.1.1.5.3智能作业实现学生课后作业的管理功能,学生可以随时接收到教师发布的课后作业,在线完成作业,查看作业批阅结果等;通过对试题的“客观化”处理,平台能够实现客观化”试题的自动批阅,试题支持配套解析微课,学生作业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反馈,作业提交后直接生成作业分析报告,一方面提供给学科教师用于指导教学,另一方面发送给学生及家长,及时了解作业问题。3.1.1.5.4题本学生题本分为做错的题和收藏的题。系统自动将错题收录到错题本,并支持学生自我管理错题本。支持按题型、分类(态度类、技能类、知识点掌握类)和状态(己掌握、未掌握)筛选试题,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更好的进行补救学习。学生可以手动将自己认为好的试题收藏到题本中,有助于学生对好题的集中管理。3.1.1.5.5探究学习探究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套能够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平台。提供多种、灵活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题知识学习。为学生搭建能够深入理解知识、形成解决问题能力、联系生活实际的探究学习环境,突出地解决某一问题的重点与难点,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使学生能够学生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