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归纳资料.docx
《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归纳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重点归纳资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开展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词源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1.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教育的三大区别;2.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1.教育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在对象、目的、方式三个方面的特殊性表现;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开展从而影响自身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三)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1,学校教育:由专门人员承当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
2、、系统完善、方案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开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2、学校教育的特点:可控性、专门性、相对稳定性。(四)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1、终身教育的提出;2、“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根本术语为根底,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方式上、教育性质上。二、教育的历史形态教育的形态: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教育形态的分类(一)按教育的正规化程度: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二)按实施教育的机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1.家庭教育的特点:具有启蒙性、具若随机性和经验性、具有个别性。2.社会教育的特点:社会教育
3、具有对象的全民性。社会教育具有地点的广泛性。社会教育具有内容的实用性。社会教育具有时间的终身性。社会教育具有形式的开放性。(三)按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等三、教育开展的历史阶段(一)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二)古代社会教育、学校产生的三个条件;生产力的开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开展。2、古代学校教育的六个特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阶级性、保守性、个别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开始出现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萌芽。(三)现代教育形态1.现代教育的五个特点;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群众化道路
4、。现代教育日益科学化。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根本组织形式。现代教育形成了比拟完备的教育系统2、现代教育开展的七个趋势。教育的终身化、社会化、生产化、民主化、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第二节教育学的开展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2,中学教师学习的是普通教育学。(二)普通教育学的任务1、理论建设2、实践应用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开展(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代表人物:孔子、墨翟、道家、朱熹等代表作:论语学记等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代表人物:苏格拉底、柏拉图
5、、亚里斯多德、昆体良代表著:理想国、论演说家的教育苏格拉底问答法分三步:第一步称苏格拉底挖苦;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产婆术)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1、教育学独立学科的标志: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卢梭代表作爱弥尔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洛克提出了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2、标准教育学的建立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史上第一部标准形态的教育学。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强调的三中心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
6、的代表人物,著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3、教育学的多元开展与理论深化凯洛夫(前苏联):教育学(1939)特点: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阐述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杨贤江(李浩吾):新教育大纲(1930)特点:我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布卢姆(美国):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掌握学习特点: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布鲁纳(美国):教育过程(1963)特点:提出了学科根本结构的观点赞可夫(前苏联):教学与开展(1975)特点:强调开展学生智力,系统阐述学生学习过程,实验教学论巴班斯基(前苏联):“教学过程最优化保尔朗格朗(
7、法国):终身教育(三)教育学研究在当代的开展趋势(四)教育学的研究方法1、根本的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方法、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比拟方法和分类方法;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系统方法:自下而上的方法和自上而下的方法。2、常用的教育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比拟法、个案研究法。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开展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2、传播思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教师 资格证 考试 教育学 重点 归纳 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