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性及其治疗.ppt
《医院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性及其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性及其治疗.ppt(3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特性及其治疗 机械性肠梗阻的处理:n短期(24小时)非手术治疗,无效时采用手术治疗。n反复发作的机械性肠梗阻或绞窄性肠梗阻则更是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n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则应谨慎应用这一原则。认识过程:两周来连续收治4例来自外地的地区医院、市医院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且经过手术而未能成功的病人。*2例剖腹后无法分离粘连进入腹腔而关腹,梗阻未解除。*1例覆膜切开后,强行分离粘连,损破肠管成瘘,肠梗阻未解除。*1例强行剥离,肠管多处破损,切除大量小肠,剩留30cm近端空肠与20cm末端回肠,术后肠吻合口横断破裂,并有严重的腹膜炎与肠外瘘。所以有必要强调对这一类型肠梗阻的认识。术后
2、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概念 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ntestinal obstruction 腹部手术后早期(2周左右)发生的肠梗阻,除因肠麻痹以及内疝、肠扭转、吻合口狭窄等机械因素造成外,还有因手术操作范围广,创伤重或已有炎症,特别是曾进行手术的病例,腹腔内广泛粘连,剥离后场浆膜层有炎性渗出,肠袢相互黏着,有些可能还有成角的现象。原因:既有机械性因素,也有场动力障碍因素-。但无绞窄的情况。这并不是一种新类型只不过为突出其特征,称之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类似于:“蛔虫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早期的观念;肠粘连无法防止,再次手术还得形成粘连。形成的主
3、导观念:对粘连性肠梗阻多先采用非手术疗法,除非发生绞窄,穿孔、腹膜炎等,少有采用早期手术者。同时,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与营养支持等认识不深,亦无有效的措施,非手术治疗的失败率较高。1968年案例:1例外伤性脾破裂,因客观原因在血腹48小时后获手术治疗,腹腔内积血3000ml。术后恢复平稳,第4天即有肛门排气、排便,遂停止胃肠减压并进流食。第8天发生腹胀,停止排气排便,再行胃肠减压,但症状不减轻。术后第11天性剖腹探查术,切开腹膜时,4处肠管被切破。腹腔内关泛粘连,肠壁水肿,有炎性渗出,肠管间虽有界面可见但无法剥离,稍加分离肠壁即破,不得不在未能进入腹腔,梗阻部位未被发现的情况下关腹。术后发生
4、多处肠瘘,最多时有10处漏同时存在。经过15次手术,历时4年始逐渐结束治疗,剩留有由5段拼接而成的120cm小肠,横结肠上尚有两处吻合口。从此,黎介寿院士开始了肠外瘘治疗的研究。在治疗过程中,有些病人的情况与上述病人相似,肠外瘘是由炎性肠梗阻再次手术造成,多数病人为多处瘘。其中有1例病人的腹壁切口处有8个瘘。1992年总结:收治的605例肠外瘘中有35例是炎性肠梗阻手术造成,无一例在术时解除了梗阻。同期收治的46例短肠综合症中8例是炎性肠梗阻广泛剥离后切除大量小肠造成。随着对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与营养支持认识加深及相关知识及技术的发展,某些疾病如肠外瘘、胃大部切除术后胃排空障碍等的治疗策略有所改
5、变,不再采取早期手术治疗,认识到炎性肠梗阻病理改变的特殊性,炎症控制后,肠梗阻的症状随之解除。所以,从70年代后期以后,对这一类病人采取了严密观察,非手术治疗的方法,62例中无1例中转手术,60例的症状完全消除,2例因同时伴小肠吻合口狭窄,症状部分缓解。该2例病人与另外4例伴有肠外瘘的病人进行了择期手术,发现腹腔内虽有广泛粘连,但未发现有梗阻部位。Pickleman提出:手术后早期小肠梗阻多数是由于粘着与炎症引起,宜先行非手术治疗。Ann Surg 1989;21:216 Sabiston 主编的外科学中也指出:腹部手术后近期发生的肠梗阻可先用非手术法治疗。15版,1997,920曾行手术次数
6、 手术次数 病人数(n=62)1 12 2 25 3 19 4 6临 床 症 状 症 状 例 数(%)腹胀 60(96.8)恶心、呕吐 46(74.2)腹痛 42(67.7)停止排气排便 62(100.0)梗阻症状出现时间 术后(周)例数(%)1 36(58.5)1 21(33.9)2 3(4.8)3 4 2(3.2)特征:1、多发生在术后短期内(2周)2、以停止排气排便、腹胀为主要症状 3、腹部有固定压痛的肿块 4、X线片;可见多个气液平,肠腔内积液。CT片;可见肠壁增厚、肠袢成团、肠腔内无显影剂等 这类肠梗阻因肠袢相互黏着,很少见有绞窄现象。治疗要点:1、严密观察、耐心等待 2、胃肠减压
7、3、肠外营养支持 4、应用生长抑素 5、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多数病人在2 4周症状逐渐缓解,加用生长抑素者,疗程有所缩短。治疗时间(d)(5 56d 平均19.2d)时间(周)例数(%)1 4(6.5)1 17(27.5)2 18(29.1)3 15(24.2)4 7(11.3)5 1(0.16)注;应用生长抑素24例,5 16天治愈,平均14天黎介寿院士的希望:我希望我对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认识能引发读者的思考,更望能因此而减少这类肠梗阻采用手术治疗而发生的肠外瘘与短肠综合症。2009年中国使用外科杂志给予该篇文章高度评价:黎介寿院士60年来潜心从事胃肠道疾病的基础和理论研究,成就甚丰,著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院 术后 早期 肠梗阻 特性 及其 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