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公共卫生.ppt
《兽医公共卫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兽医公共卫生.ppt(3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 第一章 环境与健康 第一节 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一、生态系统 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和非生物的成分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生物物种在一定地域内所有个体的总和在生态学中称为种群;在一定自然区域中许多不同的生物总和称为群落;任何一个群落与其周围环境的统一体就是生态系统。二、生态平衡 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种群之间,通过能流、物流、信息流的传递,达到了互相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称为生态平衡。三、影响生态平衡的因素1、物种改变2、环境因子改变3、信息系统改变四、食物链 生态金字塔
2、 二级食肉动物一级食肉动物草食动物绿色植物五、臭氧层破坏对人类健康的影晌 臭氧层耗减的直接影响就是引起地球表删UV-B段的辐射增强。导至:皮肤癌增多、大气光化学氧化剂增加、免疫系统的抑制。六、环境有害因素对机体作用的一般特性 第二节 环境污染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一、环境污染的概念 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二、公害的概念 凡污染和破坏环境对公众的健康、安全、生命及公私财产等造成的危害。三、环境污染的分类1、生物性污染 微生物(空气中的微生物、水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
3、寄生虫及其虫卵 害虫和鼠类 花粉 2、化学性污染3、物理性污染四、环境污染引起的疾病1、传染病2、寄生虫病3、职业病4、地方病五、兽药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影响第二章 动物性食品污染及控制第一节 动物性食品污染概述一、概念1、食品动物:指各种人工养殖供人食用的动物。2、动物性食品:指动物体及其产物的可食部分,或以其为原料的加工制品。3、动物性食品污染:食物中原来含有或者加工时人为添加的生物性或化学性物质,其共同特点是对人体健康有急性或慢性的危害。4、食品安全:食品在按照预期用途进行制备和或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5、医食品卫生:为确保动物性食品安全和卫生,在生产、加工、贮存、运输和销售动物产
4、品时必须要求的条件和措施。二、动物性食品污染的分类1、生物性污染2、化学性污染3、物理性污染三、动物性食品污染的来源与途径(内源和外源)四、动物性食品污染的危害1、食源性感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2、食物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第二节 化学性污染一、农药残留 是指农药使用后其母体、衍生物、代谢物、降解物等在环境、动植物或食品中的残余存留现象。二、兽药残留 指对食品动物用药后,动物产品的任何食用部分中的原型药物或和其代谢产物,包括与兽药有关的杂质的残留。三、兽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1、变态反应2、毒性作用3、对胃肠道微生物的影响4、激素
5、样作用四、常见的兽药残留1、抗微生物药物残留2、抗寄生虫药物残留3、激素残留4、激动剂残留第三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一、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发病率一般为40%60%,各种年龄的人都可发生中毒,以婴幼儿、老人和体弱者较为多见。大多发生于510月份,以7-9月份最多。多为动物性食品,尤其是肉与肉制品(如病死畜禽肉、酱卤肉、熟内脏等)。主要呈现急性胃肠炎症状。病初患者有恶心、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继而出现呕吐、寒战、,面色苍白、全身无力、腹痛、腹泻,体温升高至38-40。急性腹泻以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为主,有恶臭。重者发生痉挛、脱水、休克等。病程37d,预后良
6、好,但老人、儿童、婴儿或病弱者,如不及时治疗也会导致死亡。用可疑食物、病人呕吐物或排泄物检出血清学型别相同的沙门氏菌,即可做出确诊。二、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食物中毒 常见中毒食品为各种熟肉制品,其次为蛋与蛋制品、乳酪等食品。1、急性胃肠炎型 由产肠毒素大肠埃希氏菌引起,比较常见。潜伏期1015h。主要症状为水样瞋泻、上腹痛、呕吐、头痛、发热(3840)。病程35d。2、血性肠炎型 由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潜伏期34d。主要症状为痉挛性腹痛、腹泻、发热、呕吐。初为水样便,而后为血便。病程lOd左右,死亡率3%5%。3、急性茵痢型 由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潜伏期4872h。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兽医 公共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