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外科肛门直肠疾病.ppt
《中医外科肛门直肠疾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外科肛门直肠疾病.ppt(72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肛门直肠疾病肛门直肠疾病是指发生于肛门直肠部位的疾病。常见的有痔、肛裂、肛痈、肛瘘等,在古文献中统称为痔疮、痔瘘。直肠肛管疾病解剖生理概要直肠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长约1215厘米,起自第三骶椎平面,沿骶骨凹向下向前,到尾骨尖又转向后,形成两个弯曲。肛管起于齿状线,下止肛门缘,长34厘米。肛管为皮肤所复盖,齿线下方有一光滑区,称痔环,其下界叫白线,位置相当于肛门内括约肌的下端,活体呈浅兰色,触诊有一浅沟。直肠内面观上段较窄,下段扩大成直肠壶腹。肌层内环外纵。粘膜较厚,在壶腹部有上、中、下三个横的半月形皱襞,叫直肠瓣(横皱襞)。直肠下段因括约肌收缩,粘膜成纵行皱襞,叫直肠柱也
2、叫肛柱,相邻两个直肠柱基底之间有半月形皱襞,叫做肛瓣,肛瓣与直肠柱之间的粘膜形成口向上,底在下的袋状小窝,叫做肛窝(隐窝),深约35毫米,底部有肛腺开口,常积存粪便,容易感染,发生肛窦炎,肛管与直肠柱连接的部位,常有三角形乳头状隆起,称为肛乳头。直肠与肛管交界处形成一条不整齐的线,称为齿状线,成为直肠与肛管的分界线。直肠内面观肛管直肠血液供应动脉有四支,即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肛管动脉和骶中动脉。两个静脉丛:直肠上静脉丛,位于齿线以上的直肠粘膜下层内,扩张形成内痔。经肠系膜下静脉注入门静脉;直肠下静脉丛位于齿线以下的肛管皮肤下层,是外痔的发生部位。直接或经阴部内静脉流入髂内静脉。齿状线上下结
3、构部 位表层组织动脉供应静脉流向淋巴回流神经支配齿线以上粘膜 直肠上下动脉直肠上静脉流入门静脉腹主动脉周围及髂内淋巴结植物神经支配无痛觉齿线以下皮肤 肛管动脉直肠下静脉流入下腔静脉腹股沟淋巴结及髂外淋巴结阴部内神经痛觉敏感齿状线齿状线上下的神经、血管分布肛管直肠环由外括约肌深部,直肠纵肌、内括约肌以及耻骨直肠肌所组成,起括约功能。肛门手术切断,可造成肛门失禁。直肠肛管周围间隙骨盆直肠间隙坐骨肛管间隙直肠后间隙肛门周围间隙间隙内充满脂肪和疏松结缔组织,容易形成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直肠肛管检查体位:膝胸位病人双膝跪于检查床上,头胸部贴在床面、臀部抬高,两膝略分开。检查中最常用。左侧卧位向左侧卧,左腿
4、伸直,右髋膝关节各屈曲90度,必要时可垫高臀部1530度,适用于病重,年老体弱的病人。截石位仰卧屈起下肢并抬高外展,同时髋膝关节屈曲,肛肠手术常用体位。蹲位病人作大便姿势,向下用力摒气,适用于内痔脱出,直肠息肉,直肠脱垂等检查。肛门直肠检查体位检查步骤肛门视诊观察肛门及周围有无脱出物,外痔、瘘口、脓肿、肛裂等。直肠指诊又称肛指检查。应注意肠壁周围有无触痛、肿块、波动、狭窄等。在直肠前壁,男性可扪及前列腺,女性可触及子宫颈,手指抽出时,观察手套上有无血液、粘液。肛镜检查由深至浅观察直肠粘膜颜色,直肠瓣、有无溃疡、息肉、肿瘤、异物等,将肛镜慢慢往外退出,边退边观察直肠和齿线附近有无病变,如痔等。顺
5、时钟定位法记录。如检查时取截石位,则肛门后正中6点,前方中点为12点。肛门镜纤维或电子结肠镜检直肠癌 结肠癌克克隆隆病病肛肛瘘瘘病因病机肛门直肠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多,但常见的主要有风、湿、燥、热、气虚、血虚等。上述致病因素可以单独致病,也可多种因素同时存在,如风多挟热、湿热相兼等。在病程中,有的为实证,有的为虚证,有的则为虚中夹实,所以在审证求因时,要进行全面分析。辨证 1辨症状 便血、肿痛、脱垂、流脓、便秘、分泌物 治疗1.内治 一般用于肛门直肠疾病的初期或不需手术治疗者,或伴有严重的心、肝、肾脏疾病及年老体衰不宜手术者。(1)清热凉血(2)清热利湿 (3)清热解毒(4)清热通腑 (5)活血化
6、瘀(6)补养气血 (7)生津润燥 (8)补中升陷2.外治 (1)薰洗法 (2)敷药法 (3)塞药法 (4)手术预防1、保持大便通畅,定时排便。2、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3、保持肛门清洁,防止擦伤。4、加强锻炼,采用提肛运动等加强肛门功能锻炼。5、积极治疗易引起痔瘘的高血压病、门静脉高压症、糖尿病等全身疾病,肛门周围的疮、痈、肠道寄生虫病要及时检查与治疗,以防继发肛瘘、肛周湿疹等。痔痔 痔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故民间有“十人九痔”之说。本病好发于20岁以上的成年人,儿童很少发生。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
7、痔。内内 痔痔 内痔是指肛门齿线以上,直肠末端黏膜下的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和充血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是肛门直肠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好发于截石位的3、7、11点处,又称为母痔区,其余部位发生的内痔,均称为子痔。其特点是便血,痔核脱出,肛门不适感。病因病机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兼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醇酒厚味,燥热内生,下迫大肠,以及久坐久蹲、负重远行、便秘努责、妇女生育过多、腹腔瘕瘕,致血行不畅,血液瘀积,热与血相搏,气血纵横,筋脉交错,结滞不散而成。诊断 1临床表现 便血、脱出、肛周潮湿、瘙痒、疼痛、便秘 由于病程的长短不同,可分为三期。I期痔核较小,不脱出,以便血为主。期痔核较大,大
8、便时可脱出肛外,便后自行回纳,便血 或多或少。期痔核更大,大便时痔核脱出肛外,甚者行走、咳嗽、喷嚏、站立时痔核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须用手推或平卧、热敷后才能回纳,便血不多或不出血。痔核脱出未能及时回纳,可因充血、水肿和血栓形成而发生嵌顿。2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指诊检查可触及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的黏膜结节,肛门镜下可见齿线上黏膜有结节突起,呈暗紫色或深红色。外痔外痔 外痔发生于齿状线以下,是由痔外静脉丛扩大曲张或痔外静脉丛破裂或反复发炎纤维增生而成的疾病。其表面被皮肤覆盖,不易出血。其特点是自觉肛门坠胀、疼痛、有异物感。由于临床症状和病理特点及其过程的不同,可分为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外科 肛门 直肠 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