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精品) .ppt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精品)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精品) .ppt(4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 生物危害 化学危害:抗肿瘤药、消毒制剂 物理危害:运动功能性损伤(搬运重物,长时间站立操作)、物理刺激(噪音、高温、紫外线、射线暴露等)心理社会危害:工作压力(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自身价值得不到认同)、来自家属和患者的暴力 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特别是针刺伤和锐器伤。-健康的医务人员患血液传播性疾病 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接触各种感染性体液:痰液、滑膜液、精液、阴道分泌物、胸腔积液、腹水、羊水等。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四、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1)呼吸道传播(流感病毒、结核病毒、脑膜炎双球菌)(2)消化道传播(甲肝、戊肝、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轮状病毒等肠道病毒)(3
2、)血液传播(HBV、HCV、HIV、梅毒等)(4)接触传播(流行性角膜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金黄色葡萄球菌、A组链球菌)2002.112003.6,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灾难: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在我国局部地区出现暴发流行。内地诊断SARS病例5326例,其中医务人员1002例。死亡病例中约30%是医务人员。2003.3.26卫生部报告:北京出现10例SARS病例,3人死亡,其中2人是医务人员。卫生部正式公布医务人员感染率为18.38%(天津39.38%、北京25.43%、山西17.64%)。北京医务人员中SARS感染,护士占48.8%。疾病名称 病原体 血液传播乙
3、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HBV)常见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HCV)常见丁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HDV)罕见庚型肝炎庚型肝炎病毒(HGV/GBV-C)罕见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梅毒苍白密螺旋体 相关疟疾疟原虫 相关黑热病利什曼原虫相关锥虫病锥虫相关巴贝西虫病巴贝西虫相关巨细胞病毒感染人巨细胞病毒相关EB病毒感染EB病毒相关T细胞白血病嗜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型相关TT病毒感染TT病毒相关菌血症细菌相关 经血传播疾病最基本的途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进入经血传播疾病最基本的途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进入医务人员的血流,包括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医务人员的血流,包括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
4、黏膜接触了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了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被污染的锐器刺伤,锐器伤及针刺伤是导致医务人员被污染的锐器刺伤,锐器伤及针刺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也是经血传播病发生血源性感染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也是经血传播病原体的主要途径。原体的主要途径。血源性传播疾病(血源性传播疾病(HBV、HIV、HCV)的高危人群,存在极大的职业风险。)的高危人群,存在极大的职业风险。最易被HCV感染的人群是外科医生和护士 经血感染的危险大约是:HBV 630%;HCV 310%;HIV 0.3%我国是HBV感染较高的国家,HCV的感染也较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HIV感染者在
5、我国呈倍增的趋势。针刺伤与锐器伤在临床的发生率极高,有调查显示,美国对703例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原因分析,100%与感染性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有关 美国每年医务人员被针刺伤或皮肤受伤的有6080万人 护士是针刺伤和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约占1/3,发生率为每年人均0.98次。台湾有调查显示:8645名医务人员中,针刺伤和锐器伤的年发生率为1.3次/人和1.21次/人,在所有针刺伤中,54.8%的针头已经被患者的血液污染。我国调查显示:1075人中有866人发生过针刺伤,刺伤率高达80.6%。6、不安全输血、不安全输血 病原体通过感染病原献血者的血液输入受血者体内病原体通过感染病原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与标准预防精品 医务人员 职业 暴露 标准 预防 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