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共10篇).docx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共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共10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共10篇)目录篇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3篇二、组工干部2023开展主题教育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专题研讨发言材料8篇三、2023主题教育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专题学习党课讲稿9篇四、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党课讲稿:牢记三个务必走好新的赶考”路12篇五、在党委中心组开展主题教育集中学习时的发言(党员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18篇六、2023年牢固树立践行正确政绩观学习研讨发言心得体会篇七、2023学习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心得体会研讨发言24篇八、学习关于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研讨心得体会31篇九、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专题交流心得体会3
2、4篇十、纪检监察机关干部2023开展主题教育树立和践行正确的政绩观专题研讨发言材料362篇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研讨发言材料2023年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专题研讨交流发言材料根据学习安排,就“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勇担新时代新使命”,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一、围绕五个方面。准确把握正确政绩观的精神实质1围绕“树立什么样政绩观,准确把握内涵实质。政绩观是领导干部世界观的集中体现,反映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政治立场、格局境界。思想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工作追求。政绩观端正不端正、正确不正确,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事业的成败。对于正确的政绩观,习近平总书记从深浅、远近两个角度做过阐释,即“既要
3、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历史沉淀之后真正的评价”,广大党员干部都应以此为标准追求自己的政绩。2.围绕依靠谁实现政绩”,准确把握力量源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依靠人民力量的支持,我们党才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苦难走向辉煌。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绝不是靠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就能实现的,必须始终站稳群众立场,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3.围绕为谁建立政绩,准确把握目
4、的动机。习近平同志指出,树政绩的根本目的是为人民谋利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我们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根本原因,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本质要求。党员干部的政绩本质上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工作业绩,是帮助、引导和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其根本利益的实践过程。这也决定了我们做工作必须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4.围绕怎样实现政绩”,准备把握方式方法。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这是被大量事实和历史经验证明了的道理。习近平同志指出,改革推进到今天,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一个地区、一个国家要发展起来,取得辉煌的成就,最终在历史
5、的长河中留下不灭的文化痕迹,就必须从实干中开拓出一条路来。干工作也是如此,只有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人民的利益,才算做到位、做到家。5.围绕追求什么政绩,准确把握评判标准。群众、实践和历史是衡量政绩的根本尺度和准绳。因为,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政绩感受最直接、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政绩只能由群众来评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政绩只能通过实践来甄别;历史是最好的裁判,只有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政绩才是真正的政绩群众检验、实践检验和历史检验是相互统一的整体,三者的主体是群众,统一于群众公认。也就是说,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是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
6、应。二、厘清五个关系,切实避免政绩观错位的行为偏差在高质发展的新征程中,必须警惕政绩观错位,避免五重五轻的行为偏差,切实厘清五个关系:一是处理好显”与潜的关系。从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来看,领导干部的政绩不应只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更要立足深层的内容上,可以说,没有深功夫,就没有真政绩。往往重大的改革创新以及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如机构优化职能调整、三个生态”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接力奋斗、持续改进才能见成效,这就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潜功”精神与境界。二是处理好长与短”的关系。立足于大势大局、民生福祉,方能料远若近,负重前行,以发展的眼光善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兼顾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甘愿前人栽树
7、,后人乘凉”。相反,禁锢于个人短期利益,工作中则不免经常患得患失,挑选开花早、结果快的任务,乐做吹糠见米、立竿见影的工作,甚至不惜竭泽而渔”寅吃卯粮。三是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能不能把握好公私界限,是检验一名党员干部党性帖不纯、做人正不正的试金石。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克己奉公是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权力不是任性的资本,而是领导干部奉献的基石,正确的政绩观需要我们摆正权力的位置,做到心不能乱想,嘴不能乱吃,手不能乱伸,笔不能乱卷。四是处理好稳和进的关系。稳和进体现在政绩观上,就是要脚踏实地、谋定后动、循序渐进,不能头脑发热、无视条件、急躁冒进,也不能坐吃山空、墨守成规、不思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树立 正确 政绩观 研讨 发言 材料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