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党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党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专题党课: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要进一步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必然性的认识,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下面,我讲几点体会。
2、第一,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作为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党的民族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是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一要深刻认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中华民族共同体,强调的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性,从整体形态看,各民族组成了完整的中华民族,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一个大家庭,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不同成员,各民族一律平等。增强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同是强化共同性的核心要素,要进一步引导
3、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二要将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的首要考虑,要把握好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充分认识增进共同性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也是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方向。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不可割裂共同性与差异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只强调共同性而忽视差异性,或只强调差异性
4、而忽视共同性,都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推动中,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着眼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可偏离这条主线。三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尺度。新时代,我们党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引领各族人民朝着共同目标奋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民族共同性逐步强化,极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认同度和向心力。我们要胸怀国之大者,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要是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5、识的工作就要多做,并且要做深做细做实;只要是不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事情坚决不做。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筑牢共同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根基,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第二,要深化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必然性的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必须顺应中华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发展大趋势,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历史必然性的认识。一要端正历史认知,坚持正
6、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通过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了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巩固共同利益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发展,民族地区与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一同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以中华民
7、族整体认同为根基,不断强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认知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二要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筑牢共同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决定了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各族人民的命运所系。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规律。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了国家统一永远是中国核心利益的核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各民族最高利益所在。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华
8、民族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命运都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息息相关,而统一的强大的国家才能最大程度地维护各民族的利益。国家好,各民族才能好,中华民族才能走向复兴。三要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指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各民族只有像石榴籽
9、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第三,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之一。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就要不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一要以增强认同为目标,提升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上是中华民族整体认同,它以文化认同为基础并通过文
10、化认同呈现。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优秀文化百川汇流而成的共有精神财富。要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各民族文化植根中华文化沃土,贯通了中华文化血脉,与中华文化同根同源。要坚持正本清源,持续肃清历史虚无主义、宗教极端思想和有意割裂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的民族分裂思想流毒,引导各族群众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有效防范民族领域风险挑战。二要发挥文化润化功能,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共同理想信念凝心铸魂,形成人心相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要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11、心价值观,凝魂聚气、强基固本,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积极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运用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表达体系;继承弘扬革命文化,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三要繁荣和发展文化产业,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从中华文明传统形态转型为中华文明现代形态的表达,是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要聚焦重大历史、重大革命题材和民族团结创建生动实践,从各民族共有的价值共识、共有的历史记忆中发现和提炼共同体意识的要素,用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表达形式,推出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充分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文艺作品,提高精神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以强大的价值引导力和文化凝聚力,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世界,讲好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中国故事,促进各族人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振奋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铸牢中国心、中华魂,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精神和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