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卵巢子宫内膜样癌.docx
《2023卵巢子宫内膜样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卵巢子宫内膜样癌.docx(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3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varianendometrioidcarcinoma,OEC)是起源于卵巢、病理组织学与原发于子宫内膜的内膜样癌相似的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1964年由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正式命名。OEC发病率仅次于卵巢高级别浆液性癌(highgradeserousovariancancer,HGSOC)f约占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10%,常伴有子宫内膜病变。OEC与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及林奇综合征(Lynchsyndrome)相关,27%的EMs相关性卵巢癌(endometriosis-associatedovariancanc
2、er,EAOC)为OEC,林奇综合征相关性卵巢癌中约40%为OEC;约10%20%的OEC同时合并有子宫内膜癌.2020年第5版WHO女性生殖肿瘤分类将卵巢的子宫内膜样肿瘤分为良性(囊肿、囊腺瘤、腺纤维瘤)、交界性(交界性子宫内膜样肿瘤/非典型增殖性子宫内膜样肿瘤)及恶性(OEC),并将2014年第4版中的卵巢浆-黏液性癌划归为OEC。大体特征OEC通常是单侧性,体积较大(平均大小IICm),表面可光滑,切面多为实性和囊状,可伴有广泛的出血或坏死。如继发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肿瘤可突入到充满陈旧性血液的囊肿腔,呈息肉样结节。组织形态学OEC镜下观察通常表现为腺体融合、背靠背排列,细胞呈内膜上皮样
3、,腺体腔缘光滑。细胞核圆或卵圆形,染色质开放,细胞为轻中度异型。少数病例可见实性结构。常见鳞状上皮化生,有时可见黏液分化、分泌样改变、性索样分化、梭形细胞等,肿瘤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与预后无明显关联。免疫组化WiIms肿瘤基因(WT-I)、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ER/PR)和p53是辅助诊断OEC的免疫组化指标,OEC多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大部分p53呈野生型表达、WT-1阴性,PAX8阳性,肝细胞核因子1伙HNF1)可阳性,天冬氨酸蛋白酶A(NapsinA)多为阴性。WT1和TP53为鉴别OEC与HGSOC的常用免疫组化检测组合。OEC通常WT-1阴性,大多数呈野生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卵巢 子宫 内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