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江苏省两业深度融合试点申报指南.docx
《第三批江苏省两业深度融合试点申报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批江苏省两业深度融合试点申报指南.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三批江苏省两业深度融合试点申报指南一、试点主要任务(一)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新模式重点围绕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广个性化定制、发展共享生产平台、提升总集成总承包水平、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拓展服务衍生制造、发展工业文化旅游等,加快业态模式创新,释放融合发展潜力,实现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升级。(二)探索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融合发展新路径鼓励两业深度融合,推动形成重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原材料、消费品、装备、汽车等制造行业,根据行业特点和发展需要,推进服务环节补短板、拓空间、提品质、增效益。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依托技术和专业优势,衍生和服
2、务制造业,推进制造业服务化。发挥制造服务业支撑作用,鼓励科技服务、商务咨询、工业设计等高附加值生产性服务渗透融入制造环节,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支持制造业绿色化发展,推动新能源生产和使用、绿色低碳技术、节能环保服务等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三)加快两业深度融合试点企业培育和示范载体建设以先进制造业集群的龙头企业、智能工厂和生产性服务业领军骨干企业等为重点,支持试点企业开展先行先试,组织实施一批两业深度融合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两业融合发展综合服务功能区和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产业链有效整合,资源要素充分集聚,服务功能精准对接,创建一批两业深度融合示范园区及特色区域。(四)加强两业深度融合品牌质量标准建设实施
3、两业融合品牌发展计划,鼓励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区创建两业深度融合知名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在两业深度融合试点的重点领域,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不断完善两业融合标准化服务体系。引导企业加强全过程质量控制,建立服务质量自我评估与公开承诺制度,主动发布服务质量标准、质量状况报告。(五)营造适宜两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放宽现代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建立公平规范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研究出台支持两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在用地、金融、人才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二、试点单位及条件试点单位包括试点区域和试点企业两大类
4、。试点区域包括县(市、区)和开发园区(纳入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的开发区)等,试点企业包括龙头骨干企业、行业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平台型企业等。1 .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拟申请试点的区域应符合:先进制造业主导产业突出,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成效明显,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不低于30%,园区年营业收入不低于100亿元,两业融合发展基础好,具有典型示范效应。2 .龙头骨干企业试点。拟申请试点的企业应符合:年营业收入不低于8亿元,或在细分行业市场占有率全国前5名的企业;企业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营销、运营维护、培训、售后等服务业投入占比不低于20%。三、重点领域高端科技服务。鼓励高端智能科技企业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
5、、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先进生物技术等领域的科技研发、技术储备和场景应用,推进机器学习与模式试别、数据挖掘与应用、计算机视觉、网络群体智能、物联网等高端科技研发和商业化进程,为先进制造业提供包括智能基础设施、基础软件、智能终端、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与系统、5G网络及应用、生物识别等领域的相关服务。个性化定制服务。鼓励企业依托互联网、物联网以及高端传感器等先进信息技术,引导客户从被动接受产品,转变为主动参与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并采用柔性生产方式,加快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生产并推广更符合特定时间、特定区域、特定消费人群需求的个性定制化产品。工业设计。鼓励企业围绕工程机械、高端纺织、新型医疗器械、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江苏省 深度 融合 试点 申报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