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危险性评价.ppt
《急性心肌梗死后危险性评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心肌梗死后危险性评价.ppt(2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急性心肌梗死后危险性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危险性评价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临床症状 心电图 心肌损伤性标记物 肌酸肌酶(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肌钙蛋白(TnI或TnT)概概 述述概概 述述 急性心肌梗死的现代分类: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STEMI的再灌注治疗:应做到及早、充分、持续 开通绿色通道 静脉溶栓 直接经皮冠脉介入(PCI)概概 述述概概 述述 AMI症状发作12h者:临床评价 高危患者 临床状况稳定 心导管检查 收住CCU:辅助治疗 必要时血运重建 系列血清标志物检测 PCI 系列ECG监测 CABG 影像学检查(无创
2、)STEMI患者:临床情况不同危险性差异 危险分层与评估 减少漏诊与误诊 预后预测,指导治疗 高危患者:积极监护及紧急处理 低危患者:减少入住CCU的天数,加强周转,节省费用概概 述述AMI后的危险性分层后的危险性分层 GUSTO试验 41000例STEMI行静脉溶栓患者 分析临床变量对30天死亡率的影响:各种溶栓剂之间差别甚微 某些临床变量有独立预测性 表1 STEMI患者临床变量因素对溶栓后30天死亡率的影响*注:Lee KL总结的41000例STEMI患者资料临床变量因素 30天死亡率年龄 31%收缩期血压 24%心功能Killip分级 15%心率 12%急性心肌梗死部位 6.0%前壁急
3、性心肌梗死 2.8%体重指数 1.8%高血压、糖尿病、吸烟 2.5%有心脑血管疾病及冠脉搭桥术史 1.2%开始治疗距疾病发作的时间 1.0%其它 2.7%AMI后的危险性分层后的危险性分层 STEMI伴下列情况者属于高危人群:既往心肌梗死病史 持续性胸痛 广泛ECG改变 心力衰竭 低血压 严重心脏传导阻滞或血流动力学有改变 的室性心律失常 反之则为低危AMI患者。低危患者:入住CCU 24-36小时后可安全转出AMI后的危险性分层后的危险性分层表2 STEMI患者预测30天死亡率的TIMI危险评分 危险评分 0-14分(1)年龄65-74/75 2/3分(2)收缩压100次/分 2分(4)Ki
4、llip II-IV级 2分(5)前壁心肌梗死或LBBB 1分(6)糖尿病、高血压或心绞痛 1分(7)体重4小时 1分AMI后的危险性分层后的危险性分层 TIMI危险评分与30天死亡危险显著相关 8分/0分者:30天死亡危险递增40倍 同为STEMI,但低危与高危者之间:临床预后明显不同 需分别予以评价、预测,合理治疗 AMI后的危险性分层后的危险性分层低危低危AMI病人的危险性评价病人的危险性评价(一)心肌缺血的评价(一)心肌缺血的评价 1.运动心电图(运动心电图(ECG)试验:)试验:运动试验示心电图ST段压低者较无压低者 1年的死亡率高;能完成至少 5个代谢当量(METS)而无早 期ST
5、段压低及运动中收缩期血压正常上升,具 有重要的阴性预测价值。低危低危AMI病人的危险性评价病人的危险性评价(一)心肌缺血的评价(一)心肌缺血的评价 2.动态动态ECG(Holter)监测心肌缺血:)监测心肌缺血:心肌梗死(MI)后Holter检查发现有缺血 存在,则提示心血管事件增加,预后不良。但Holter检查在所有MI患者的预后评价中 的价值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低危低危AMI病人的危险性评价病人的危险性评价(一)心肌缺血的评价(一)心肌缺血的评价 3.心肌缺血或梗死范围的测量:心肌缺血或梗死范围的测量:临床研究显示最终MI范围的大小是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心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急性 心肌梗死 危险性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