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docx
《黑龙江省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全省广播电视行业网络安全监督与管理, 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健全广播电视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网络安全 等级保护制度、总局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第二条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管理范围包括与广播电视采集、 制作、播出、媒资、集成、传输、覆盖、生产控制、生产管 理、业务调度、运营支撑、监测监管等生产业务相关的信息 系统;与新媒体(含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 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网络广播电视台等相关信息系统; 广播电视行业内政府网站、所属单位的机构网站以及与公网 连接的业务系统。第三条全省各级
2、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及其直属单位 的网络安全监督、管理、防护工作;其他广播电视和网络视 听相关系统的网络安全监督、管理、防护工作,适用于本办 法。涉密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 行。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内容网络安全管理按照有关规定执 行。第四条广播电视网络安全工作遵循“以安全保发展,以 发展促安全”的指导思想,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 责”的原则。第五条黑龙江省广播电视局负责指导监督管理全省行 业网络安全工作,组织建立健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网络安 全保障体系。县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指导监督管理 本行政区域内的广播电视网络安全,配合上级广播电视行政 管理部门开展有关工
3、作。各级广播电视监测监管机构(以下简称监测监管机构)在 本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下,开展网络安全监测监 管工作。网络和信息系统运行使用单位(以下简称运营单位) 承担本单位网络安全主体责任,负责落实主管部门有关要求, 组织实施本单位网络安全工作。第六条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监测监管机构、运 营单位应当加强网络安全责任落实。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 网络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主管网络安全的领导班子成员是 直接责任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加强本单位网络安全工 作的统筹管理,把网络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包括建 立健全体制机制、编制完善制度预案,提供人财物保障,定 期听取汇报,解决重大问题等。第
4、二章监督管理第七条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应设立本级网络安 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建立网络安全 监测、预警、通报、上报、例会、检查、应急处置等工作机 制。第八条领导小组每年应组织全体成员会议,每季度组织 召开专题会议,对近期网络安全形势进行通报分析,对重要 工作进行部署。第九条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应每年至少检查一 次辖区内运营单位的网络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并根据需要 组织专项检查、抽测抽查,对存在问题的单位,要严格责任 追究并督促整改。第十条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应督促辖区内运营 单位落实国家和行业等级保护有关要求,了解并掌握辖区内 网络安全保护等级二级及以上信息系
5、统的定级、备案、测评 及整改情况。第十一条重要保障期前,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应 组织技术力量,对辖区内重要网络和信息系统开展技术检测 和风险评估。第十二条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应编制本级网络 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并根据预案建立工作机制,至少每年组 织一次应急演练。第十三条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应每年组织网络 安全培训、检查、检测等,并将所需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第十四条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协调联动 机制,加强同本级网信、公安等部门沟通协调,实时掌握本 辖区相关网络和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情况,以及最新网络安 全风险、威胁等。第十五条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网络安全 信息通报制度,
6、及时将发现的网络安全事件、风险、威胁等, 通知辖区内相关单位,根据需要发布预警、组织应急处置。第十六条各级广播电视行政管理部门应建立包含行业 内外网络安全领域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必要时对网络安 全趋势研判、事件处置、方案制定、专项规划、标准研究等 提供技术支持。第三章安全运行第十七条运营单位应当落实网络安全保护责任,履行安 全保护义务,包括建立完善本单位网络安全运行机制,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本单位网络安全工作的组织、协调、运行维护和对外联络,明确各网络和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责任主体。第十八条运营单位应加强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管控, 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网络攻击,包括但不限于:(一)严格控制机房和设备
7、间的进出访问,加强安全监控 和巡检,确保机房符合有关规定要求;(二)在不同网络间设置物理或逻辑隔离,按照最小权限 的原则对网络进行分区分域管理,实施严格的设备系统接入 和访问控制策略;(三)遵循最小授权、最小安装原则,加强对主机账号、口 令、应用、服务、端口的安全管理,定期开展漏洞扫描和恶 意代码检测,及时安装安全补丁,更新恶意代码库;(四)加强业务应用系统的用户管理、认证管理和审计管 理。三级及以上系统应当采用口令、密码技术、生物技术等 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对用户进行身份鉴别,且其 中一种鉴别技术至少应使用密码技术来实现;(五)采取技术措施监测、记录网络运行状态、网络行为和 网络安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省 广播电视 网络安全 管理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