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人白喜事丧葬习俗.docx
《黄梅人白喜事丧葬习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梅人白喜事丧葬习俗.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习俗黄梅人白喜事丧葬习俗黄梅人常把老人的自然离世说成是回老家,把丧事看着送老人归去隆重操办,并称之为白喜事,体现了豁达的死亡观。备葬旧时,富豪人家自选基地,读书人自写墓铭志,给自己做斋;一般的也给自己烧点纸钱,更多的还是备棺材、备寿衣,多数是敦促子女准备。旧时,寿木”品种很多,“十个兜、十二元、芭茅缝的、顿缝的、简材等,前两种是富贵人家、有身份的老人用的,简材则是极贫穷家里的老人用的。老人倒床”之前,有的还备好兜、被寿衣寿鞋、头巾布。这些东西现在一般不备,有专门商店,临时再买。丧葬,自然死亡(即寿终正寝)与非自然死亡的不同。(一)寿终正寝的黄梅人把去世的人咽下最后一口气叫落平。在长辈病危时,小
2、辈们都要守侯在床前。这叫“送老,作为尽孝的标志,就是远在异地的也要想方设法赶回家,给长辈送老。由于某种原因没有赶回家送老”的,会歉疚遗憾终身。落平后,家族中年纪稍长者给亡人小殓和烧床草。小殓是给亡人洗浴、穿寿衣、外黑内白,鞋子是软底,帽子黑色,方形如口袋,腰间系子孙带,一岁阳寿一股。穿上纸钱,至少要100个。城镇人让亡人现代着装、化妆,之后,把遗体移到椅子上坐着,头枕钱纸,脚下垫块土砖,手捏饭团和鸡蛋,有的地方把遗体放在门板上躺着,脚朝门口。面前放张小桌子,上面摆上油灯、香炉、鱼肉饭茶酒等祭品。烧床草时,要量升把米,抓把茶叶,均匀地撒在床草上,然后点火,省得今后,wo老父老母一般要在室内停放三
3、天,亲戚、朋友、同堂族人、闾里沿邻烧热香,孝子跪拜相陪,现在人还送一点现金,叫香纸钱。烧热香的人越多,主家越有脸面。主家要着人报丧,报丧的人一定要在亲友家里吃顿饭,不吃饭的至少要喝一碗茶,端一下人家的碗底,这期间不能扫地,不能进行环境整理。1.讲材,正规叫入殓,由家庭中或村里的年长者来办理。至少3人。先在棺材底部铺一层石灰,多少随意。并用白纸包石灰做几个灰枕,之后,用兜托着遗体,盖上被,抬在棺材里,倒上石灰后,给亡人洗脸,水用饭碗盛着,洗脸布是孝子荷包,洗后将碗摔碎,这叫“摔盆,然后盖上棺材盖,最后将一捆长约尺许的木片柴和一钵米饭放在盖上。推行火葬后,直接把遗体抬到殡葬车里,鸣鞭送行,路上丢纸
4、钱,把遗体推进炉里时,亲生人会喊:X,快跑,火来To叮嘱亡人避火。骨灰装在骨灰盒里或罐子里,现在,一般都是火化后将骨灰盒放在棺材里,也算入殓。2、封棺。是丧事中最为重要最为隆重的一环,请道士念经,旧时,富人家还要观灯,做斋。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破四旧,多以生产队为单位开个追悼会,80年代后又用道士,本世纪有的人既用道士,又开追悼会。封棺前,要请道士看日子,定时辰,特别是办孝服,孝服由穿在身上的孝衣、搭在头上的头巾和孝鞋三部分组成,白色,孝衣不锁边,不缝扣子,长至脚跟。头巾,孙子辈的为红色,重孙辈的为绿色,孝子着孝服用单股粗草绳拦腰系住,搭头巾时,先在较窄的一边两角系上麻,将这边从额前包过,
5、换到脑后用麻系住,这就是披麻戴孝服孝期间,男人不准理发,女人头上不戴花,一直到满七。道士提前来,做灵牌、安位。如果亡人还有长辈,灵牌纸就用蓝色,写表文,向天界、地府报告死者的籍贯、姓名、生卒年月、生平简介,跟介绍信相类,写孝单,对在世的家族成员、姻襟表亲,姓甚名谁,与死者的关系,由亲到疏,登记造册。缠杖,就是哭丧棒,竹棍或木棒,长1尺5寸左右,缠上白、红、绿三色纸条。扎幡封棺开始,道士换上法衣,就是戴上礼帽,穿上黑色的长褂,孝子孝女们穿上全套孝服,男子手执哭丧棒,所有参加葬礼的人(包括出力的、放炮仗的)都戴上头巾,焚香烧纸鸣鞭后,道士边敲锣边念经,(较富裕的人家要用多个道士)。孝子多次跪下、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梅 喜事 丧葬 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