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ppt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ppt(5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0指南更新点中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中国暂未将HbA1c列入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控制目标:HbA1c7.0%高血压控制目标:130/80mmHg新型降糖药物在中国上市:GLP-1 受体激动剂,DPP-4抑制剂治疗路径胰岛素起始治疗方案的推荐手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特殊人群的血糖控制下肢血管病变中国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中国糖尿病人群数量占据全球的1/32008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20岁以上的成人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中国糖尿病患者中,有60.7%未被诊断而无法及早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教育 流行病学1.在我国患病人群
2、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2型糖尿病占90.0%以上,1型糖尿病约占5.0%,其他类型糖尿病仅占0.7%;城市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接近5.0%。2.经济发达程度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在1994年的调查中,高收入组的糖尿病患病率是低收入组的23倍。最新的研究发现发达地区的糖尿病患病率仍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仍高于农村。3.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2007至2008年全国调查20岁以上成人糖尿病患者中,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0%,尽管较过去调查有所下降,但远高于发达国家(美国约48%)。4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在2007至2008年的调查中,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男性患病风险
3、比女性增加26%,而文化程度大学以下的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57%。5.表型特点: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约25kg/m2,而高加索人糖尿病患者的平均BMI多超过30kg/m2;餐后高血糖比例高,在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单纯餐后血糖升高者占近50%。6.国内缺乏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从临床工作中发现,近年来20岁以下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糖代谢分类WHO 1999(mmol/L)FBG2hPBG正常血糖(NGR)6.1 7.8空腹血糖受损(IFG)*6.1-7.07.8糖耐量减低(IGT)*7.07.8-11.1糖尿病(DM)7.011.1IFG或IGT统称为IGR,即糖
4、尿病前期 糖尿病诊断标准(WHO,1999年)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mmol/L(mg/dl)1.糖尿病症状(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和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加1)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一天中任意时间血糖)或2)空腹血糖(空腹状态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热量)或3)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检查明确诊断11.1(200)7.0(126)11.1(200)注:随机血糖不能用来诊断IFG或IGT 只有相对应的2小时毛细血管血糖值有所不同:糖尿病:2小时血糖12.2mmol/L(220mg/dl)IGT:2小时8.9mmol/L(160mg/dl),且12.2mmol/L(220
5、mg/dl)糖尿病的分型(WHO,1999)1.1 型糖尿病1.1 免疫介导1.2 特发性2.2 型糖尿病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3.1 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3.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3.3 胰腺外分泌疾病3.4 内分泌疾病3.5 药物和化学品所致糖尿病3.6 感染所致3.7 不常见的免疫介导糖尿病 3.8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4.妊娠糖尿病(GDM)1 型还是 2 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的特点型糖尿病的特点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起病迅速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明显体重减轻体型消瘦酮尿或酮症酸中毒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浓度低出现免疫标记(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胰岛细胞抗体ICA,人胰岛细胞抗原2
6、抗体IA-2A)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起病急性起病-症状明显缓慢起病-常无症状临床特点体重下降多尿烦渴,多饮肥胖较强的2型糖尿病家族史种族性-高发病率族群黑棘皮病多囊卵巢综合征酮症常见通常没有C肽低/缺乏正常/升高抗体ICA阳性GAD阳性IA-2A阳性ICA阴性GAD阴性IA-2A阴性治疗胰岛素生活方式、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相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无青少年1型和2型糖尿病鉴别要点2型糖尿病防治中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的目标是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二级预防的目标是在已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三级预防的目标是减少已发生的糖尿病并发症的进展、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2型
7、糖尿病防治中一级预防的策略 糖尿病高危人群的筛查高危人群的定义:(1)有糖调节受损史;(2)年龄 4 5 岁;(3)超重、肥胖(B M I 2 4 k g/m 2),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4)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级亲属;(5)高危种族;(6)有巨大儿(出生体重4kg)生产史,妊娠糖尿病史;(7)高血压(血压140/90mmHg),或正在接受降压治疗;(8)血脂异常(HDL-C0.91mmol/L(35mg/dl)及TG2.22mmol/L(200mg/dl),或正在接受调脂治疗;(9)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0)有一过性糖皮质激素诱发糖尿病病史者;(11)BMI28kg/m2的多囊
8、卵巢综合征患者;(12)严重精神病和(或)长期接受抗抑郁症药物治疗的患者;(13)静坐生活方式。强化生活方式干预预防2型糖尿病 具体目标是:(1)使肥胖或超重者BMI达到或接近24kg/m2,或体重至少减少5%10%;(2)至少减少每日饮食总热量400500千卡;(3)饱和脂肪酸摄入占总脂肪酸摄入的30%以下;(4)体力活动增加到250300min/周。2型糖尿病防治中二级预防的策略 对新诊断和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严格控制血糖的策略来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在没有明显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但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取降糖、降压、降脂(主要是降低LDL-C)和应用阿司匹林来预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糖尿病 防治 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