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标转标的业务逻辑.docx
《非标转标的业务逻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标转标的业务逻辑.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非标转标的业务逻辑重点提示本简析基于作者投资业务经验撰写,选用方法与核心观 点如有不妥,还请读者不吝赐教。简析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 观点,与所在机构观点无关。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一季度撰写的业务笔记,对市场价 格描述可能与当下市场情况存在一定出入。本文要点非标转标这个词今年终于有些走出了“污名化的阴霾, 利率洼地里各家做固定收益业务的机构言必谈非标转标。当 然业务的政策导向仍不明朗,就不细谈交易结构和产品细节 了,只讲讲所谓非标转标背后的业务逻辑。首先旗帜鲜明的表达作者个人对非标转标业务的观点: 在目前的固定收益市场环境中,这一业务形式有助于弥合长 期以来信贷市场资金和债券市场(文中或称“资本市场
2、”)资 金在定价/供给逻辑上的双轨制,也有助于促进传统非标的 加速消亡,在当下是有其显著积极意义的。一、非标转标的经济实质(如前所述,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一季度撰写的业务笔 记,对市场价格描述可能与当下市场情况存在一定出入,请 读者自行甄别。)先来说说非标转标的经济实质。作者认为,非标转标的经济实质是在信贷市场和资本市 场之间的融资价格套利。其基本逻辑是国内两个市场的利率 完成“两轨并一轨”之前,信贷市场和资产市场流动性相互 存在一定区隔,针对同一主体信用来源的融资价格经常会出 现一定程度背离。当利差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出现各 类套利行为。年初以来,资本市场利率水平显著下行,与信 贷市场融资
3、成本缓慢下行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部分主体身上 形成了非常显著的价差。一季度作者预期今年资本市场利率水平维持低位的背 景下,存在规模化套利机会。目前回头看,套利现象确实出 现了,部分已理顺内部发行/投资机制的银行机构也确实吃 到了一波红利。但随着二季度末资本市场利率水平迅速上升、信贷市场利率水平继续缓慢下降之后,目前的套利空间已经 趋向于收敛。拓开一笔,虽然“套利”这个词在国内市场始终存在污 名化问题。但作者仅从研究探讨的角度出发,认为一定规模 内的套利行为有助于弥合市场出现的非理性价格差异,除非 套利规模已经大到影响金融系统局部乃至整体不稳定的程 度、且由于某些正反馈机制导致价格扭曲无法自行纠正
4、,应 允许市场主体自主通过套利行为矫正市场出现的无效现象。 通过行政命令进行硬性微观调整,短期内看立竿见影,长期 却会导致市场因为一直吃“抗生素”造成自身免疫力低下, 无法和等着进门的国际野蛮人充分对垒。二、非标转标的定价逻辑如前所述,非标转标的经济实质是信贷及资本市场之间 的融资价格套利,业务链条的各个环节包括:融资人、交易 组织方及通道、投资人。一个基于套利逻辑的新融资业务能够成立的基本前提 是投融资双方的边际交易条件均得到改善,即针对融资人来 说边际融资价格得到降低、融资期限得以拉长;而针对投资 人来说则是针对同一/近似信用来源的同投资久期对应投资 收益获得提升。由于是套利业务,这里就存
5、在一个“套出来的利差”如 何分配的问题。其背后的实质是融资人、交易组织方和投资 人三方谁的谈判地位更加强势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产品的定 价逻辑上,就会出现三种不同的定价方法:-融资人更加强势:趋向于成本定价方式,即产品发行 价格二对标的其他标债+交易成本+作为打赏的溢价;-交易组织方更为强势:趋向于市场双边定价方式,即 对融资人采用略低于非标价格定价,对投资人采用略高于可 比标品定价。主要适用于交易组织方实际进行非标资产囤货、 做T dealer的情形;-投资人更加强势:趋向于收益倒扣方式,即产品发行 价格二非标融资价格-交易成本。主要适用于融资人较依 赖非标融资,并向少数投资人定向发行的方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非标 标的 业务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