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螺防控技术方案 .docx
《福寿螺防控技术方案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寿螺防控技术方案 .docx(4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福寿螺防控技术方案一、福寿螺简介福寿螺又名大瓶螺,俗称“红螺狮”,外观与田螺相似,是以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螺类,广泛分布于北美、亚洲、非洲等十多个国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已成为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生物。据有关资料显示,福寿螺于1981年由巴西籍华人引入广东中山市养殖,因其既可食用,又可做高蛋白饲料,并很快被人工引种到了广西、福建、四川、云南、浙江等地。但由于福寿螺食用味道不受欢迎,被大量遗弃野外,自然繁衍蔓延。目前,福寿螺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已有广泛分布,且在不断北移,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XX、浙江、江苏及上海等长江沿线省(市)均已成为福寿螺分布的地区。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将
2、福寿螺列入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名单。二、福寿螺生物学特征(一)外观特征福寿螺外观与田螺相似,但形状、颜色、大小有差异,主要特点和区别如下:1.福寿螺的外壳颜色呈黄色,田螺的外壳颜色为青褐色;2 .福寿螺壳薄较脆,螺口大,壳口无黑色框边,田螺壳口有黑色框边;3 .福寿螺椎尾较平而短促,田螺椎尾长而尖;4 .福寿螺个体较田螺大。(二)卵特征福寿螺卵呈圆形,直径2毫米,初产卵为粉红色或鲜红色,卵的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在5-6月,5天后变为灰白色或褐色,这时卵内已孵化成幼螺。卵块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卵层不易脱落,鲜红色,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卵块可达千粒以上。三、防控方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寿螺防控技术方案 福寿 螺防控 技术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