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融入市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docx
《关于加快融入市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融入市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快融入市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为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建设全国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精神,扎实推进全国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先行试点县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工作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工作要求,到2023年台风、暴雨预报颗粒度细化到乡镇(街道),气象监测站网密度达到5公里,灾害高发易发区行政村监测站网全覆盖,增设海雾监测站,灾害性天气监测率提升到95%以上。气象预警发布更加广泛,突发气象灾害实现分区分类精准预警,重大气象灾
2、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面达到96%以上。紧扣乡村振兴,积极融入滨海十万亩都市田园“三位一体”示范区项目,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农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产品。到2025年,基本建成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现代化气象体系,完善优化气象台站建设,提升突发气象灾害监测、决策会商、信息发布、互联互通能力,扩大气象信息传播覆盖面,提高精细化基础预报效果,完成全国气象防灾减灾示范区先行试点县的全面建设。二主要任务(一)推动预测预报能力建设。1.构建高密度立体监测网。在气象灾害敏感区、灾害高发易发区和监测站点稀疏区加密布设和升级改造气象监测站点,搭建超高频无线微波强降水监测站。建设激光测风雷达、X波段相控阵雷达。
3、地面自动气象站网密度达5公里,并实现灾害高发易发区行政村全覆盖。共享高速公路、公安等行业视频监控数据流,在农业产业区、风景旅游景区、灾害易发区等区域建设智能识别天气高清探头,组建天气现象智能识别观测网。提升国家基本气象站监测能力,建设农田小气候监测站。2 .细化预报颗粒度。以上级台站智能网格预报产品为基础,结合本地实际条件,建立0-L5天气象要素预报产品体系。提前3天发布台风警报,提前48小时发布台风风力和面雨量预报,提前24小时发布分乡镇(街道)的雨量预报,提前1-3小时发布短临预报,短临预报细化到村(社区)。科学设定乡镇(街道)、风险点雨量预警红线,开展精细到乡镇(街道)的台风、暴雨预报预
4、警,建立精细到村的气象灾害致灾风险“五色图”。实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建立灾害性天气历史个例库,编制高分辨率的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开展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城市内涝、森林火灾等气象风险预警技术研究,建立联合会商和联合预警机制,提升多灾种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3 .应用人工智能提升监测预报水平。共享高速公路、公安等行业视频监控数据流,在农业产业区、风景旅游景区、灾害易发区等区域建设智能识别天气高清探头,组建天气现象智能识别观测网,提升灾害易发区域监测预报能力。4 .增强海洋气象服务能力。建立海雾监测站,弥补在海雾监测上的不足,有效完善海上气象监测防线。与上海台风研究所
5、合作,提升沿海海面、渔场及航线大风预报准确率与精准度,强化海上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能力。(二)推动气象服务能力建设。1.构建气象信息立体传播体系。应用各种灾害预报预警平台,结合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微博和手机APP等传播渠道,建立“互联网+气象”预警信息融媒体传播矩阵,实现预警信息精准靶向发布和全流程监控。拓宽“新闻”APP弹窗发布和钉钉推送等预警信息发布渠道,推广“天气+移动端气象服务平台”,让公众能够随时随地获取所需气象信息。2 .提升气象服务保障能力。推进气象数据开放共享,将气象数据上传政务云,气象数据全面融入数字农业、数字农合联等行业数字平台。开展面向相关生产生活场景的智慧气象服务。
6、在滨海十万亩都市田园“三位一体”示范区项目中建设综合气象监测站、农田小气候观测站,在花椰菜智慧农业管理平台打造气象服务板块。研究主要农作物生长适宜度气象指标,建立农作物防灾指标服务手册,为海水稻提供针对性服务,深化农作物气象指数保险。创建-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展现优质气候资源宜居、宜养、宜业、宜游的独特魅力。3 .打造气象科普阵地。将气象科普融入公众日常生活,建成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建设科普型气象台站、校园气象站及曹村镇省级气象服务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点,开展气象研学活动。深入挖掘历史气象人文资源,建设百年气象展馆。气象科普、气象文化融入马鞍山公园改造提升工程。(三)推动科学气象防灾减灾建设。1
7、.深化气象预警联动机制。完善市防指监测预警中心职能,建立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定期会商机制,健全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联动机制,规范报纸、移动通信系统、数字电视终端的预警信息发布行为。依法落实气象灾害重点防御单位、危化品场所、“四员”队伍和社会公众在气象灾害应急中的职责。2 .完善基层防灾减灾体系。乡镇(街道)明确承担气象防灾减灾工作职责的分管领导和内部机构,建立气象协理员、信息员队伍与基层防汛体系等相融合的“多员”发展模式,强化预警信息传播、灾情报送等职能。统筹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和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依托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立“气象进网格”灾害防御新模式。3 .落实气象安全监管责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加快 融入 气象 防灾 减灾 示范区 建设 若干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