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友病研究的进展.ppt
《血友病研究的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友病研究的进展.ppt(4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 血友病是由于遗传性凝血因子VIII(FVIII)和IX(FIX)基因缺陷,造成血浆FVIII和FIX含量不足或功能缺陷,引起的一组终生出血的凝血障碍性疾病,包括血友病A(FVIII缺乏)和血友病B(FIX缺乏),属X性联隐性遗传疾病。西方国家血友病患病率为5-10/10万人口,我国2.73/10万人口。l70年代年代-有效替代治疗,致残率与死亡率,寿命由平均10岁接近正常。l80年代年代-病毒灭活技术改进,替代治疗安全性,感染病毒性肝炎,爱滋病。l90年代年代-重组凝血因子广泛应用,提高疗效;避免抗体产生与易发生病毒感染的副作用。基因治疗在动物试验中获得成功,在人类的临床初步研究成果为血友病
2、的根治带来曙光。l如何进一步降低血友病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出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目前工作的重要任务。l FVIII基因定位于Xq28,全长186kb,由26个外显子和25个内含子组成。已发现约已发现约300多种基因突多种基因突变变,基因型与表型密切相关。,基因型与表型密切相关。点突变,小的基因缺失引起轻度FVIII缺乏。终止密码子,大的基因缺失,插入,移位,无义突变往往引起严重的FVIII缺乏和临床表型。FVIII 22内含子倒位突变引起内含子倒位突变引起FVIII严重缺乏是严重缺乏是45%的重型血友病的重型血友病A的分子发病的分子发病机制机制。最近在1%的重型血友病A中还发现FVIII
3、内含子1倒位突变。l(一)直接基因诊断:(一)直接基因诊断:l 确定致病基因;携带者检出和产前诊断。l 采用PCR,DGGE,SSCP,DNA测序等方法直接测定致病基因的缺陷。FVIII 22内含子倒位分析可作为重型HA的筛选试验,是目前唯一用于临床诊断的直接基因检测方法。l FVIII 22内含子倒位和其它一些基因突变常伴有抑制物发生,因此有助于预测抑制物的产生。利用致病基因内外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作为特异分子遗传标志物,通过家系成员间的连锁关系确定血友病基因的遗传情况,进行DNA多态性分析的遗传学诊断(RFLP,VNTR,STR等方法),联合多个RFLP,诊断率达可达99%。
4、RFLP分析的局限性:须具有先证者的标本;母亲系该多态位点的杂合子,联合多个RFLP。妊9-12周:绒毛膜活检获取胎儿DNA。妊12-16周:养水穿刺。胚胎植入前:胚胎植入前:早期胚胎(8个细胞),通过DNA基因型和遗传表型确定胎儿性别,是否为血友病或携带者。妊18-20周:胎儿镜下取脐静脉血,测定VIII:C/FVIII:Ag。流产危险(约0.5%-1%)。早期,无创性产前诊断早期,无创性产前诊断:FACS测定母体静脉血中的胎儿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确定胎儿性别。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主张尽早治疗,将凝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主张尽早治疗,将凝血因子提高到止血水平,避免出血并发征,防止功血因子提高
5、到止血水平,避免出血并发征,防止功能丧失。能丧失。l(一)人FVIII浓缩物:近15年随着病毒灭活技术的改进(干热法-HIV,有机溶剂加表面活性剂方法-HCV,二步病毒灭活法-HAV),血浆筛选的规范化(PCR),血制品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血源传播性疾病如肝炎,爱滋病发生率明显降低。l 中纯度中纯度:含FVIII 1-3U/mg,每1U/kg可使血浆FVIII水平提高2%,含含VWF,也可用于VWD。体内半寿期为8-12小时。副作用:病毒感染,抗FVIII抑制物产生。l 高浓度:含FVIII 50-200U/mg,利用层析技术制备,不含VWF。l 超高纯度:含FVIII 3000U/mg,利用离
6、子交换层析或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不含VWF,l用于FVIII抑制物(中高滴度,10-30BU)的治疗。基因克隆技术表达,生物活性,半寿期与血浆FVIII相似,安全,无病毒污染。价格昂贵,也可产生抗体。加拿大与爱尔兰几乎所有HA,美国70%重型HA采用。主要用于重型血友病主要用于重型血友病A和抑制物的治疗和抑制物的治疗。l 第一代(全长FVIII):人体白蛋白为稳定剂。l 第二代(BDD):蔗糖为稳定剂,FVIII无B区,但仍保留其活性,无免疫活性,更安全,有效。l 第三代:鼠单抗,不含人和动物蛋白。l 转基因方法生产的人血浆制品的产量将大幅度提高,有望满足全世界血友病患者的需要。抑制物对猪F的
7、亲和性比对人F亲和性差,不易与人F抗体发生交叉反应,,用于高反应型抑制物且严重出血患者的治疗。约30%产生抗猪F抗体,造成耐药。开始足量,迅速降低抗体,抗体滴度30U:100-150u/kg。重组人重组人-猪猪F混合物混合物利用抗原性较弱的无B区的猪FVIII序列替代人FVIII A2,活化的肽-A3和C2序列,以降低免疫原性与抗原性,可望成为治疗抑制物的新制剂。l 绕开内源性凝血途径,通过补充外源或共同凝血途径中所需的凝血因子同样可达到凝血终点。l (1)凝血酶原复合物(PCC):含FII,FIX,FX和FVII,治疗HB;FVIII抑制物出血的治疗,75-125U/kg/次,有效率50-6
8、0%。可引起血栓血栓。l (2)激活的凝血酶原复合物(APCC):用于产生抑制物的血友病A出血的治疗,有效率40%-60%。50-75U/kg,q8-12h。血栓发生率为1%-2%,反复大量使用,肝脏病,抗凝血酶缺乏时易发生,如用3-4次无效,不应再用。l 直接或与受损部位的TF结合成复合物,与暴露在激活的血小板表面带负电荷的磷脂结合后,直接激活FXa;还可激活FIXFIXa,促进凝血酶形成,使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达到局部止血。这种酶酶促反应局限在细胞表面,可能降低了全身凝血活化促反应局限在细胞表面,可能降低了全身凝血活化和血栓并发症的危险和血栓并发症的危险。推荐剂量为90ug-120ugkg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友病 研究 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