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污染防治办法.docx
《辐射污染防治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辐射污染防治办法.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辐射污染防治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辐射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自治区行政区域内辐射污染防治及其监督管理活动。第三条辐射污染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管理、安全第一的原则。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辐射污染防治工作纳入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加强监管体系和能力建设。第五条自治区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辐射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对本行政区域内辐射污染防治工作实施
2、监督管理。卫生健康、公安、交通运输等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信息共享,共同做好辐射污染防治工作。第六条可能产生辐射污染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辐射污染防治工作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采取安全防护措施,避免辐射污染危害。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辐射污染防治宣传和科学普及工作,增强公众辐射污染防治意识。可能产生辐射污染的单位应当开展与其业务相关的辐射污染防治宣传。第二章辐射污染防治第八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申请领取辐射安全许可证,并在辐射安全许可证规定的种类和范围内从事活动。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进行放射诊疗的医疗卫生机构
3、,还应当获得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第九条医疗使用I类放射源,销售和使用11类、In类、IV类、V类放射源,生产、销售和使用H类射线装置,以及具有乙级、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的许可证,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颁发。生产、销售和使用11I类射线装置的许可证,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颁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将审批颁发许可证的情况通报同级卫生健康、公安主管部门。第十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有专门的安全和防护管理机构或者专、兼职人员;(二)建立安全和防护管理制度,配备必需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三)按照实践正当
4、化、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的防护原则,采取必要措施,确保人员和环境安全;(四)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I,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五)对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和职业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档案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六)按照国家有关辐射监测规范,每年对工作场所及周围环境进行监测。第十一条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状况进行年度评估,并于每年一月三十一日前向发证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提交。年度评估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整改。第十二条转让放射性同位素应当在取得与所从事活动相符的辐射安全许可证的单位之间进行。转入放
5、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应当在转入前报经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批准。转入单位未提供放射性同位素转让批准文件的,转出单位不得转让。转入、转出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应当在转让活动完成之日起二十日内,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备案手续。第十三条将放射性同位素转出自治区外使用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备案手续。从自治区外转移放射性同位素到自治区内使用的,应当在转移活动实施前十日内报自治区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使用活动结束后二十日内办理注销备案手续。第十四条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应当对可移动的放射源定期进行盘存,确保其处于指定位置,具有可靠的安全保障。需要移动使用I类、11类、In类放射源的单位应当安装定位设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辐射 污染 防治 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