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消落带保土截污植被构建技术规范.docx
《水库消落带保土截污植被构建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库消落带保土截污植被构建技术规范.docx(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水库消落带保土截污植被构建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XX省水库消落带保土截污植被构建技术的消落带分类、植被构建基本要求、设计和实施模式等技术规范。本文件适用于XX省年、季调节水库消落带的生态修复区治理、绿化设计,其它水位调节型水库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SL/T800-2020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导则GB51018-2014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GB/T20465-2006水土保持术语GB/T5I097
2、-2015水土保持林工程设计规范GB/T15776-2016造林技术规程GB6000-1999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6141豆科草种子质量分级GB6142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GB/T38360-2019裸露坡面植被恢复技术规范HJ624-2011外来物种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1.Y/T1000-2013容器育苗技术T/CI013-2021现浇绿化混凝土护坡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水库消落带Reservoirriparianzone指水库因满足发电、供水、防洪、灌溉等需要调蓄地表水资源,水库水位波动在正常蓄水位与死水位之间而形成的水位变动区或干湿交替区。来源:
3、LYb29642018、DBJ50T350-2020,有修改3.2 生态基塘Ecologicaldike-pond在消落带低洼地带或原有坑塘、水田基础上修筑的基塘工程。来源:学术文献适应水位变化的多功能基塘系统:塘生态智慈在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恢复中的运用.景观设计学(英文版),2017,5(1):8-21: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友好型利用途径探索以基塘工程为例.XX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6):23-26.3.3 消浪植生技术Waveeliminationandslopeprotection采用消浪植生型生态护坡构件,实施坡面工程防护并种植植物在护坡构件上的消落带坡面侵蚀控制技
4、术。来源:学术文献水库消落带消浪植生型生态护坡技术应用.中国水土保持,2010(10):37-39.3.4 植物配置plantconfiguration按照消落带耐淹适生植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和污染物净化能力,在消落带不同水位区间合理配置的植被结构。来源:林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林学名词(第二版),有修改.4基本原则4.1 生境适应性原则4.1.1 应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开展植物品种选配,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灌、草)。4.1.2 宜根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采用种内和种间搭配,应以深根系植物与浅根系植物搭配、丛生型植物与散生型植物搭配、吸收氮多的植物与吸收磷多的植物搭配、常绿植物与季节性植物搭配,形成垂直结构
5、层次,提高植被覆盖度。4.2 区域适宜性原则4.2.1 应统筹考虑不同区域水库消落带地形地貌特征、土壤条件、植被现状、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功能定位,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科学确定消落带植被物种组成和构建措施。4.2.2 植被构建应兼顾短期修更效果和长期可持续性,并与周边环境、景观相协调。4.3 分区分类治理原则4.3.1 应根据消落带地形区位特点、生态环境特征和保护治理需求,遵循自然演变规律,实行分区治理,将消落带划分为保留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和工程治理区。4.3.2 在生态修复区实施保土截污植被构建工作,宜划分为轻度淹水消落带、中度淹水消落带和重度淹水消落带,分步骤、分阶段进行保土截污植被构建
6、。4.4 近自然生态修复原则以恢复消落带生态系统原真性和完整性为核心,顺应自然规律,保护和恢复消落带生态缓冲功能。4.5 安全稳定性原则4.5.1 植被恢夏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护原有地形地貌,禁止大型开挖。4.5.2 应结合当地特定气候、地质、地形、物种等条件,采用天然的环保材料、生态材料与乡土物种为主,结合环保工艺,尽量减少对消落带受损生态系统的二次破坏。4.5.3 适生乡土植物缺乏需引进外来植物时,应选择按照HJ624相关规定进行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后的无生态危害风险的物种,禁止使用外来有害植物。4.5.4 作为饮用水源或备用水源的水库,植被构建设计应符XX源地保护要求,宜选择地上生物量较低或植物
7、茎叶腐烂分解速率较慢的植物品种。4.5.5 采取的植物和辅助工程措施不得影响行洪安全。4.6 功能多样性原则消落带植被构建目标应以稳步提升土壤固持、入库泥沙污染物拦截消纳的生态服务功能为主,同时兼顾景观美化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功能。5消落带分区分类5.1 消落带分区5.1.1 山高坡陡、裸岩出露、库周人类活动少、有重要生物生境保护需求的消落带,划分为保留保护区。5.1.2 城集镇、重要旅游风景区、农业耕作区和人口密集的农村居民点周边的小于25的缓坡土质消落带,划分为生态修复区。5.1.3 库岸稳定性差、易发地质灾害的大于25的陡坡岩质、砾质消落带,划分为工程治理区。5.2 消落带分类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库 消落带 保土 植被 构建 技术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