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合理施用准则.docx
《氮肥合理施用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氮肥合理施用准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氮肥合理施用准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氮肥品种/类型、施用原理、施用依据、施用技术、效益评价。本标准适用于具有氮(N)标明量、以提供植物所需氮养分为主要功效的肥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应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35硫酸核GB3559农业用碳酸氢钱GB29401硫包衣尿素GB/T2440尿素GB/T2945硝酸钺GB/T2946氯化筱GB/T6274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GB
2、/T23348缓释肥料GB/T35113稳定性肥料NY2670尿素硝酸筱溶液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105肥料合理使用准则氮肥HG/T4215控释肥料HG/T5045含腐植酸尿素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肥料fertilizer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3.2有机肥料OrganiCfertilizer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效的含碳物料。3.3无机(矿质)肥料inorganic(minerial)fertilizer标明养分呈无机盐形式的肥料,由提取、物理和(或)化学工业方法制成。3.4大量元素macro-nu
3、trient对氮、璘、钾的通称。3.5中量元素secondarynutrient对钙、镁、硫的通称。3.6微量元素micro-nutrient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但相对来说是少量的元素,包括硼、镒、铁、锌、铜、铜、氯和锲。3.7氮月Enitrogenfertilizer具有氮(N)标明量,以提供植物氮养分为主要功效的肥料。3.8磷月曰phosphorusfertilizer具有氮(P2O5)标明量,以提供植物磷养分为主要功效的肥料。3.9钾肥potassiumfertilizer具有氮(LO)标明量,以提供植物钾养分为主要功效的肥料。3.10植物养分plantnutrient植物生长需要的化学元
4、素。3.11肥料养分nutrientfromfertilizer肥料中可供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3.12施月曰量fertilizerrale,fertilizerdose施于单位面积耕地或单位质量生长介质中的肥料或养分的质量或体积。4氮肥类型4.1 倍态氮肥具有氮标明量,氮素形态只以氨(NHs)或钱根离子(NHI)形式存在的化肥。主要有硫酸铉、氯化钱、碳酸氢铉、液氨、氨水等。4.2 硝态氮肥具有氮标明量,氮素形态只以硝酸根离子(Mk)形式存在的化肥。主要有硝酸钾、硝酸钙等。4.3 酰胺态氮肥具有氮标明量,氮素形态只以酰胺态形式存在的化肥。主要有尿素、含腐植酸尿素、硫包衣尿素等。5施用原理植物生长
5、发育需要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铁、镉、铜、锌、硼、铝、氯、银17种必需营养元素和一些有益元素。碳、氢、氧主要来自空气和水,其他营养元素主要以矿物形态从土壤中吸收。每种必需元素均有其特定的生理功能,相互之间同等重要,不可替代。有益元素也能对某些植物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5.2 养分归还学说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以收获物形式带走了大量的养分,使土壤中的养分不断减少,地力逐渐下降。为了维持地力和提高产量,应将植物带走的养分适当归还土壤。5.3 最小养分律植物对必需营养元素的需要量有多有少,决定产量的是相对于植物需要、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有效养分,只有针对性地补充最小养分才能获得高产。最小养
6、分随植物产量和施肥水平等条件的改变而变化。5.4 报酬递减律在其他技术条件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在一定施肥量的范围内,植物产量随着施肥量的逐渐增加而增加,但单位施肥量增加的产量却呈递减趋势。施肥量超过一定限度后不再增加,反而下降。5.5 因子综合作用律植物生长受水分、养分、光照、温度、空气、品种以及土壤、耕作条件等多种因子制约,施肥仅是增产的措施之一,应与其他增产措施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6施用依据6.1施用目标合理施用氮肥应达到高产、优质、高效、提高土壤质量、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等目标。6.2 作物需氮规律不同作物种类、品种,同一作物品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产量水平对氮素养分的需求数
7、量和比例不同;不同作物种类对氮素养分形态有特殊反应;不同作物对氮素养分吸收利用能力也有差异。通常在作物(豆科作物除外)的幼苗期对氮素的需要量较少,吸收量低;在中期对氮素的需要量最多,吸收速率快:开花以后,作物吸氮量较少,但仍需一定量的氮素养分。6.3 土壤性状土壤类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特性等因素导致土壤保肥和供肥能力不同,从而影响氮肥的肥料效应。6.4 肥料特性根据不同氮肥种类和品种在土壤中转化特点,选择适宜的氮肥品种及配套施用技术,参见附录A。7施肥技术根据作物吸收氮素的特征、氮肥施用原则、土壤供应氮素的情况、土壤性状、氮肥的特性、耕作制度、气候等确定氮肥适宜的施用数量、施用品种、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氮肥 合理 施用 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