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工作方案.docx
《2023年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工作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为进一步深化农业资源要素整合,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有效提高农业土地亩产效益和农业产业能级,实现农业经营主体、农民、村集体多方共赢,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农业标准地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为先导,按照积极稳妥、分类指导、依法依规、属地管理的原则,构建农业标准地改革目标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评价体系四大体系,兼顾供给端和投入端控制性指标,实行农业标
2、准地供给,加强农业项目投资招引、农用地生产经营监管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联动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为农业现代化先行夯实基础。(二)基本内涵农业标准地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完成必要的区域评估基础上,按照一定标准建设,并设置主体标准、产业标准、投入产出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控制性指标,实现农用地资源优化配置、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提高。通过农业标准地改革,推动从事后提要求向事先定标准转变、用地主体从找政府向找市场转变、项目招引从单向选择向双向选择转变、耕地质量从一般农田向高标准农田转变
3、、农业发展从低质低效向高质高效转变。(三)工作目标积极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集中流转+标准地”开发模式、“整村整组流转+强村抱团公司+标准地”拎包入住模式、“园区核心区低小散弱腾退+双非整治+标准地”招商模式、“创业创新孵化园+农创客+标准地”共富模式等多种改革模式。力争到2024年6月,新建成农业标准地1.5万亩(王店镇0.2万亩、新腾镇1万亩、油车港镇0.3万亩),创建农业标准地高质量示范项目5个(王店镇1个、新睦镇2个、油车港镇2个),储备农业标准地L5万亩。二、试点内容(一)优化农业标准地规划布局。以农业标准地改革为抓手,围绕粮食、蔬菜、水果、水产等四大主导产业和种子种苗、稻米精深加
4、工、休闲观光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和全产业链建设,规范农业发展空间,强化农业主体功能,有效配置人力、财力、物力和农业科技等资源,优化农业生产模式,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力布局规划。围绕农业标准地项目,完善农田基础,合理配套设施农业用地,配套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二)开展农业标准地分级分类。根据省粮食生产功能区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区耕地类型和产业发展实际,对农业标准地分级分类:一类农业标准地(粮食生产功能区),以粮食作物为主,种植其他一年生作物的地块至少确保种植一季粮食作物;二类农业标准地(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可种植其他一年生作物;三类农业标准地(一般农田、园地、未利用地),主要开展一
5、年生和多年生作物种植。一、二类农业标准地可与休闲观光农业相结合,推动三类农业标准地可向休闲观光农业、水产、畜牧养殖业延伸。按产业类别科学设置“供地标准、投入产出、设施装备、安全环保、面积年限、带动效益”等农业标准地控制性指标,明确定性和定量参数,进行可行性充分评估。(三)明确农业标准地净地标准。根据指导意见中农业标准地项目产业发展需要,参照农业标准地净地标准清单,从土地连片流转、农田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定位、土地用途管制以及政策处理等方面确定农业标准地净地标准。(四)积极引导土地集中连片流转。结合农业标准地控制性指标要求,建立农业标准地储备库,在保持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和“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农业 标准 改革 试点工作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