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docx
《济南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济南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济南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县(功能区)生态环境、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部门:现将济南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济南市生态环境局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济南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济南市城乡交通运输局济南市农业农村局2023年10月31日济南市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实现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
2、进,根据生态环境部等7部委印发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和山东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济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要求,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锚定美丽泉城建设和碳达峰工作目标,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调推进,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高环境治理综合效能,实现环境效益、气候效益、经济效益多赢。到20
3、25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积极成效。源头协同防控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协同增效取得明显进展,环境治理协同控制能力有效提升,园区、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成效显著,协同控制技术研发和推广取得新进展,政策体系加快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显著成效,助力实现碳达峰目标。环境质量改善与碳达峰协同水平显著提高,重点领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发展模式基本形成。二、加强源头管控,努力构建减污降碳协同防控新格局(一)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优化农业、生态、城镇三类空间功能布局,落实国家、省构建的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分类指导减污降碳政策体系。(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
4、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按职责分工,以下工作均按职责分工,不再一一列出)将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纳入“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建立差别化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加强“三线一单”成果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的应用。(市生态环境局)增强区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对能源和产业布局的引导作用。(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聚焦重点耗能行业,强化环保、质量、技术、节能、安全标准引领,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全面推行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应急局、市生态环境局)依法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市发展改革委、市工
5、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二)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管理。严格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强“两高”项目管理的工作要求。新建“两高”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煤耗、能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替代政策。(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持续加强产业集群环境治理,明确产业布局和发展方向,高起点设定项目准入类别,引导产业向“专精特新”转型。(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不得将石油焦、焦炭、兰炭等高污染燃料作为煤炭减量替代措施。(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国家布局我市的重大煤电项目和背压型热电联产项目按国家规定不实行产能替代。(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严禁违规新增钢铁
6、、焦化、电解铝、铸造、水泥和平板玻璃等产能。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对新建煤电、炼化、钢铁、焦化、水泥(含熟料和粉磨站)及轮胎项目,按照提级审批要求,由省级核准或备案。对其他新建“两高”项目履行省级窗口指导程序,由省发展改革委出具窗口指导意见,市、县(市、区)有关部门根据窗口指导意见和项目管理权限办理立项手续。(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三)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在确保能源安全可靠稳定供应的基础上,加快使用清洁低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以光伏为重点,生物质能、地热能为补充,
7、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开展整县(区)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试点,因地制宜发展可再生能源供暖,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430万千瓦左右,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暖面积达到IOoO万平方米,清洁能源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提高到23%,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7%。(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不再新建自备燃煤机组。支持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鼓励自备电厂转为公用电厂。(市发展改革委)加快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对以煤、生物质等为燃料的工业炉窑,使用清洁低碳能源以及利用工厂余热、电厂热力等进行替代。坚持“增气减煤”同步,新增天然气优先保障居民生活和清洁取暖需求,到2025年
8、,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8%。提高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对3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实施对标行动,加快实施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到2025年,在确保电力、热力稳定接续供应的前提下,实现30万千瓦以下抽凝机组和达到退役条件的背压机组基本替代退出。新增煤电机组设计指标满足相关环保法规、政策、标准要求,煤耗标准达到国内标杆水平,电煤运输优先采用铁路、水路、管道等清洁运输方式。(市发展改革委、中国铁路济南铁路局集团、市生态环境局)(四)推动绿色低碳产业结构升级。壮大污染治理、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环境监测等节能环保装备产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济南市 减污降碳 协同 增效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