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安全用电常识.ppt
《第一章安全用电常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安全用电常识.ppt(2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安全用电常识安全用电常识 1.1 人体触电常识人体触电常识1.2 触电原因及预防措施触电原因及预防措施1.3 触电急救触电急救1.4 电气火灾的扑救电气火灾的扑救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本章以安全用电为重点,介绍了人体触电的有关知识、安全用电的方法和安全用具、触电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触电急救的方法、电气防火、防爆、防雷常识等内容。安全用电常识安全用电常识(1)单相触电 在低压电力系统中,若人站在地上接触到一根火线,即为单相触电或称单线触电,如图11所示。人体接触漏电的设备外壳,也属于单相触电。(2)两相触电 人体不同部位同时接触两相电源带电体而引起的触电叫两相触电,如图12所示。安全用
2、电常识安全用电常识1.1 人体触电常识人体触电常识一、人体触电的种类和方式一、人体触电的种类和方式1、触电的种类触电的种类 电击:电伤:就是通常所说的触电,触电死亡的绝大部分是电击造成的;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以及电流本身作用所造成的人体外伤。2、触电的方式触电的方式安全用电常识安全用电常识图11图12安全用电常识安全用电常识 3.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触电接触电压、跨步电压触电当外壳接地的电气设备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或导线断落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流由设备外壳经接地线、接地体(或由断落导线经接地点)流入大地,向四周扩散,在导线接地点及周围形成强电场。接触电压:人站在地上触及设备外壳
3、,所承受的电压。跨步电压:人站立在设备附近地面上,两脚之间所承受的电压。如图13所示。7、通过人体电流的频率安全用电常识安全用电常识二、二、电流伤害人体的因素电流伤害人体的因素1、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2、人体接触的电压高低4、人体的电阻大小 3、电流通过人体时间的长短5、触电者的身体状况。6、电流通过人体的路径三、安全电压三、安全电压 不带任何防护设备,对人体各部分组织均不造成伤害的电压值,称为安全电压。常用安全电压级别及适用场合常用安全电压级别及适用场合安全用电常识安全用电常识级别适 用 场 合42V有触电危险场所使用的移动家用电器、手持式电动工具等36V潮湿场所,如矿井、地下室、多导电粉尘及
4、类似场所使用的电气线路照明及其他用电器具24V工作面积狭窄,操作者易大面积接触带电体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内、大型金属管道内12V因工作需要,人体必须长期带电触及电气线路或设备的场所6V水下作业等场所1.2 触电原因及预防措施触电原因及预防措施安全用电常识安全用电常识 直接触电:人体直接接触或过分接近带电体而触电;间接触电:人体触及正常时不带电而发生故障时才带电的金属导体。1、线路架设不合规格2、电气操作制度不严格3、用电设备不合要求 4、缺乏安全用电常识一、常见的触电原因一、常见的触电原因二、预防触电的措施二、预防触电的措施安全用电常识安全用电常识1直接触电的预防直接触电的预防(1)绝缘措
5、施 良好的绝缘是保证电气设备和线路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例如:新装或大修后的低压设备和线路,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M;高压线路和设备的绝缘电阻不低于每伏1000M。(2)屏护措施 凡是金属材料制作的屏护装置,应妥善接地或接零。(3)间距措施 在带电体与地面间、带电体与其它设备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间距。间距大小取决于电压的高低、设备类型、安装方式等因素。2.间接触电的预防间接触电的预防(1)加强绝缘 对电气设备或线路采取双重绝缘、使设备或线路绝缘牢固。(2)电气隔离 采用隔离变压器或具有同等隔离作用的发电机。2.间接触电的预防间接触电的预防安全用电常识安全用电常识(1)加强绝缘 对电气设备或线路采
6、取双重绝缘、使设备或线路绝缘牢固。(2)电气隔离 采用隔离变压器或具有同等隔离作用的发电机。(3)自动断电保护 漏电保护、过流保护、过压或欠压保护、短路保护、接零保护等。三、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三、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安全用电常识安全用电常识(1)保护接零。当某相与设备外壳接触带电时,通过设备外壳形成该相对零线的单相短路,短路电流Id能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如熔断电阻RD)迅速动作,从而断开故障部分的电源,消除触电危险。(2)保护接地。在中性点不接地的系统中,电气设备应采用接地保护。当电气设备不接地,而发生绝缘损坏时,如图(a)所示,电气设备外壳带电。为了防止这种触电事故的发生,将设备金属外壳接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安全 用电 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