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公考(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测试卷包含答案.docx
《2023年公考(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测试卷包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公考(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测试卷包含答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公考(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测试卷包含答案一、单选题1、仔细观察会发现,苍蝇在落下之后,经常把两只前腿蹭来蹭去,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A、清除前肢上的灰尘B、向同类发出信号C、识别周围的气味D、将粘在前肢上的食物集中起来吃掉【答案】:A【解析】:苍蝇的前腿尖部有一个微小的器官,里面有很多能辨别味道的神经,因此它的前腿承担起嗅觉器官的作用。同时苍蝇的脚趾之间会分泌一种粘液以帮助它们倒立在天花板上。但由于苍蝇腿上有很多毛,所以他的腿上很容易粘上细小的灰尘和食物,从而影响前腿的功能。为了保持这个部位的清洁,苍蝇就会不停地将前腿蹭来蹭去以清除掉上面的灰尘。故本题答案为A。2、作为
2、我国首位女性航天员,刘洋当然有报道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关刘洋的一切都具有新闻价值,都有报道的必要。过度消费刘洋,无限挖掘刘洋背后的故事,首先折射出的是一种舆论导向的迷失和新闻价值观的病态。典型人物的报道固然可以写得更有趣、更人性化一点,但不能为了刺激眼球把它当成娱乐八卦。下列说法与作者观点不符的是OOA、所有娱乐八卦的报道都偏离了正确的舆论轨道B、无限挖掘刘洋背后的故事是新闻报道的娱乐化表现C、对刘洋的新闻报道娱乐化是病态新闻价值观的表现D、刘洋背后的故事不具有新闻价值【答案】:A【解析】:本题出自2021年吉林(甲卷)行测真题,A项说法过于绝对,文中并未提及;B、C项由原文过度消费刘洋,
3、无限挖掘刘洋背后的故事,首先折射出的是一种舆论导向的迷失和新闻价值观的病态。可知其正确,D项原文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关刘洋的一切都具有新闻价值,都有报道的必要。过度消费刘洋,无限挖掘刘洋背后的故事,首先折射出的是一种舆论导向的迷失和新闻价值观的病态。也就是说,挖掘刘洋背后的、故事是一种迷失、病态,背后的故事没有新闻价值,D项说法正确,因此最终答案为A项3、下列选项中,有语病的是OoA、过于技术化的倾向使得许多学者尤其是研究生只知道分类与统计,却不肯认真地阅读文学文本和下艰苦的思辨功夫,从而往往把问题简单化了B、课程改革的合理性,是指对课程改革活动的一种价值定位和预期,也是根据某种理论或事实的标准与
4、尺度对课程改革活动所做的价值判断和分析C、近年来大豆净进口量激增是我国粮食贸易结构最为始料不及的D、白汉字传入日本,随着汉籍的传入,如论语、孝经等,其承载的文化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地浸入大和民族的灵魂之中。【答案】:C【解析】:分析各选项可知,C选项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C项中始料不及的主体应为我、我们等人称性词语,而非我国粮食。应该是近年大豆净进口量激增这种现象是我国粮食贸易最为始料不及的,而不是近年大豆净进口量激增是我国粮食贸易结构最为始料不及的其他选项没有错误,故此题的答案为Co4、有一块布,第一次用去全长的30%,第二次用去全长的1/3,第一次用去的比第二次少2米。这块布全长()米。A、60
5、B、80C、100D、120【答案】:A【解析】:设全长X米x3-30%x=2x=60全长60米5、边际效应,有时也称为边际贡献,是指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但它带来的单位效用却是逐渐递减的。也可引申为接触某事物的次数越多,人们的情感体验也越为淡漠。下列各项中没有体现边际效应的一项是()。A、顾客在超市购物时,总希望多买某种商品时能得到优惠B、人在饥饿的时候总是觉得吃的东西很香,而不饿的时候对同样的食物并没有那么大的兴趣C、学生在已经掌握了某种知识的时候,如果老师一再重复强调,学生就会觉得不耐烦D、连续几次加薪后,老板觉得通过这种方式已经很难调动员工
6、的工作热情了【答案】:C【解析】:A项中,顾客购买商品数量越多,后购买的商品对其带来的效用就降低,也就是说后购买的东西是可有可无的,则其愿为单位商品支付的成本就越低。这正是边际效应。B项证明,在饥饿时食物的效用最大,但随着饥饿感的消失,食物的效用也逐渐降低,这是边际效用最通俗的例证。D项中,老板第一次加薪后,员工非常激动,大大增加了工作热情;第二次加薪,也增加了一些工作热情;第三次加薪,可能还会增加员工工作热情;第四次直至加薪已经带来不了任何效果。这就是接触某事物的次数越多,人们的情感体验也越为淡漠的道理。而C项并没有体现边际效应,知识一旦掌握,再怎么重复,它的总效用也不会增加,不符合定义中虽
7、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这一要件,因此不属于边际效应。故本题答案为Co6、刑事责任能力:刑事犯罪人在实施犯罪时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和社会意义,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主体实行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下列情况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是()。A、一个13岁男孩将同学打成骨折B、张某酒后强奸了饭店的服务员C、李某在精神病发作时纵火烧了汽车D、酒后驾车撞坏了别人的汽车【答案】:B【解析】:首先14岁以下的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时期,故A错误。精神病人是限制行为能力人,在病时犯罪不负刑事责任,C错误。酒后驾车撞坏别人的车负民事赔偿责任,D错误,故只有B正确。7、为完成一项重要任务,某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公考 公务员 考试 行政职业能力 测验 综合测试 包含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