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材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docx
《中小学教材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材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教材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中小学教材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材管理,全面提高中小学教材质量,根据教育部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本细则所称中小学教材是指根据国家和地方课程方案编写的、供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学校使用的教学用书,以及作为教材内容组成部分的教学材料(主要包括教材配套的音视频、图册和活动手册等)。第三条中小学教材必须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成为担当
2、中华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第四条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地方课程方案合理规划教材,重视教材质量,突出教材特色。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课程教材,以及其他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教材和涉及国家主权、安全、民族、宗教等内容的教材,实行国家统一编写、统一审核、统一使用。地方课程教材分为全省通用和地方专用两类。全省通用地方课程教材是指省内各中小学校普遍适用的,一般为主题融合的综合性教材;地方专用课程教材是指国家有要求而省级通用地方课程教材没有涵盖的或体现某一市(州)地域特色的专题教材。第五条实行中小学教材审定制度,未经审定的教材,不得出版、选用。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六条在国家教材委员会指导和统筹下,中小学
3、教材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分级管理。第七条省教育厅牵头负责本省内中小学教材管理,指导监督市(州)、县(市、区)和学校课程教材工作。组织好国家课程教材的选用、使用工作,确保全面有效实施。负责地方课程教材规划、开发、审核和管理。组织开展教学指导、骨干培训、监测反馈等工作,加强教材编写、审核、出版、管理、研究队伍建设,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第八条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中小学教材工作的管理,指导监督县(市、区)和学校课程教材工作,开展教学指导、骨干培训、监测反馈等工作,负责校本课程教材质量把关。第九条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中小学教材使用管理,指导监督学校课程教材工作,加强校本课程监管
4、,实施教学指导和培训、监测反馈等工作第十条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关于教材管理的政策规定,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用好国家、地方课程教材。校本课程由学校开发,要立足学校特色教学资源,以多种呈现方式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原则上不编写出版教材。第三章编写修订第十一条地方课程教材依据地方课程设置方案,立足区域人才培养需要,充分利用好地方特有的经济社会资源编写修订。教材编写修订应符合以下要求:(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有机融入习近平总书记的创新理念、重大实践和视察地方、学校的重要论述,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
5、传统、法治意识、心理健康、生活安全、卫生防疫、生态文明、森林草原防灭火、地方文化旅游等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地方性,既相对稳定,又与时俱进,符合课程方案和指导纲要规定的知识类别、覆盖广度、难易程度等,及时反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三)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关键能力,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征,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将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充分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先进理念。(四)注重教材的系统性,
6、结构设计合理,不同学段内容衔接贯通,各学科内容协调配合。专题设计及内容题材选择积极向上、导向正确。语言文字规范,插图质量高,图文配合得当,可读性强。(五)符合知识产权保护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不得有民族、地域、性别、职业、年龄歧视等内容,不得有商业广告或变相商业广告。第十二条全省通用的地方课程教材由省教育厅组织编写。各市(州)通用的地方课程教材由市(州)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编写,原则上不超过1部(套),编写前须向省教育厅申请同意方可施行。编写单位负责组建编写团队,审核编写人员条件并进行社会公示,对教材编写修订工作给予协调和保障。编写单位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具有独立
7、法人资格、与教育相关的单位或组织。单位法定代表人须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有熟悉相关学科教材编写工作的专业团队。编写单位应具有中小学教材编写经验,编写过经省级或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核通过的教材,并在中小学校使用。(三)有课程、教材、教学等方面的研究基础,原则上应承担、组织或参与过国家级或省部级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有较大社会影响。(四)有对教材持续进行使用培训、指导、回访等跟踪服务和研究的专业团队,有常态化质量监控机制,能够为修订完善教材提供持续、有力支持。(五)有保证正常编写工作的经费及其他保障条件。第十三条教材编写人员应经所在单位党组织审核同意,并由编写单位集中向社会公示。编写人员
8、应符合以下条件:(一)政治立场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没有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二)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方案、指导纲要,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对编写的学科、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熟悉教材编写的一般规律和编写业务,文字表达能力强。有丰富的教学或教科研经验。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三)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形象和师德师风。(四)有足够时间和精力从事教材编写修订工作。编写人员不能同时参与同一学科不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教材 管理 实施细则 征求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