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书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党委书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乡镇党委书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心得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三个务必”对全党提出了赶考新要求,这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73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今天,我们党已走过百年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
2、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务必”,与“两个务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彰显了百年大党坚定的战略自信和高度的战略清醒,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自警自励的政治智慧和求真务实的政治品格,也体现了党在新时代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在学习领悟的过程中,我不由想起自己到钓鱼工作以来,受到“思想洗礼”的三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爱民支书”拒收的“欠款”,这让我更加理解“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深刻内涵和为民服务的时代价值。被兴化市委授予“爱民支书”称号的沈正彬,生前是我镇原南旺村党总支书记,1998年身患肝癌后,仍坚持埋头苦干、忘我工作,2004年6月因病情恶化,不幸逝世。在参加该村的党史学习教育时,我深深地被“爱
3、民支书”的爱民情怀所感染。村民任鸽三患有哮喘病,家里一直很困难。她的儿子高考落榜后无钱再复读,沈正彬知道后主动借钱,帮助其儿子圆了大学梦。每当沈正彬在外上学的儿子要钱用时,他就想到另一个“儿子”。任鸽三家的房子倒了,沈正彬顿顿来请老两口到他家吃,一连吃了20多天,一分钱、一粒米也不肯收。建房时,沈正彬又是送木材,又是帮助买砖头,还送了台电视机几年间,沈正彬先后资助她家5000多元,任鸽三要还钱时,他坚决不肯收。沈正彬与村民之间,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当听说沈正彬住院了,有好多村民跑到他家还钱,这些钱有的是借了买鸡鸭苗,有的是借了买化肥种子,有的是为老人代买的药品钱。沈正彬拒收了这些总额超过3万
4、元的几十笔还款。病重期间,他还叮嘱家属:“你要答应我,再穷,也不要向欠我家钱的人要账,他们都是困难户。”沈正彬住院期间,全村400多户,有200多户人家赶到60里外的医院看望他,有些没能赶回的在外村民则打电话关心和问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从沈正彬的一长串,虽碎小却凝重的“账单”中,我看到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追求。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最可依靠的深厚力量依然是人民。“爱民支书”激励我们,新的赶考路上,作为直接面对群众、直接服务群众的基层党员干部,更要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采取
5、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第二个故事是“粮痴”的“船头床铺”,这让我更加深刻理解“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深刻要义和苦干实干的现实意义。“粮痴”是全国劳模、省优秀共产党员、钓鱼镇双超鸭田稻米专业合作社社长李德剑的别称。十多年前,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有的地方甚至出现抛荒现象。时为镇农技站站长的李德剑,带领职工接管了两个镇三个村,共1200多亩的抛荒地。农忙时节,他和同事们吃住在田间,由于条件简陋,夏天难以抵御的闷热天气和蚊虫叮咬,夜晚实在睡不着觉了,他们就到河里摸河蚌,以打发难眠长夜。三个村的距离有近20公里,当时只有乘船才能通达。乘船往来三地间的工夫,就是李
6、德剑补觉的时间。他有时躺在挂桨船的船头迎风而眠,有时就窝在船艄间的铁皮棚里,轰隆隆的机器噪音竟成为他的“催眠曲”。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三年间,李德剑和同事们向国家上缴了300多万公斤的粮食。退休后,李德剑又创办合作社,种植1400多亩粮田。虽然已年逾七旬,但他仍然每天奔波在田间地头,牵头负责的“省长指挥方”超高产试验区,连续七年创造长江中下游稻麦周年高产纪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起家的“。从“粮痴”的“船头床铺”中,我看到了,我们党始终保持的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是靠着这个法宝,我们党战胜了无数的困难,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新的
7、赶考路上,我们更要坚定必胜信念,保持一股冲劲、闯劲、韧劲和顽强斗争、艰苦奋斗、永不松懈的充沛精气神,努力将新的赶考路,走成自信自强、一往无前的坚定之路,走成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实干之路,走成圆梦今朝、造福百姓的幸福之路。第三个故事是“贫瘠土地”上的“浪漫之花”,这让我更加增强“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担当和提升奋斗本领的自觉。我镇八尺沟村曾是一个经济薄弱村,又小又穷,乡间曾这么形容“麻团大的庄子,油条长的巷子,一泡尿能转上三圈”。以前,村里的秧池、场基等由少数村民种植,且无承包关系,不但集体无收益,多数村民也有意见。及时调整后的村党组织,拿出“亮剑”精神,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的方式,带动37户村
8、民让出无偿占用资源,三日内村集体全部收回发包权,同时将村集体的提水养殖鱼塘重新发包,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0多万元。以前,八尺沟村的房前屋后,散落着100多座土散坟,成为人居环境整治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通过召开村民议事会议和无数次一对一的思想斗争,一个星期内,全村的100多座乱散坟,全部迁入公益性墓地,昔日的“乱坟岗”变成了“小公园”“绿化带”。看到村里的变化,在外能人和村民主动捐款近90万元,打造“八尺沟樱花园区”,建成樱花公园、樱花林和4000米长的樱花大道,全村累计栽植樱花树L2万棵。如今,每当樱花盛开的时候,村里都会迎来大量的外地游客。今年,该村实施了包括“春水园”滨河廓道、“八尺沟”大
9、食堂等在内的16个项目,全力打造“樱花漫漫、果香田园、枕水朴居、游韵人家”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是我们党的鲜明品格从八尺沟村浪漫樱花中,我看到了,我们党始终保持的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英雄气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充满斗争、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建党百年来,我们党从最初的革命、抗日、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进入新时代,从胜利走向胜利,正是因为始终保持伟大的斗争精神、顽强的斗争意志、高超的斗争本领。新的赶考路上,我们更要发扬“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斗争精神,在乡村振兴中敢探路、敢争先,敢于吃大苦耐大劳,在矛盾挑战面前不畏惧、不退缩,敢于接烫手山芋啃最硬骨头,在原则底线上能看清、能亮剑,敢于发声敢于交锋。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是党跨越70多年时空的对话,始终不变的,是党遵循的宗旨、优良的作风以及始终如一的昂扬斗志。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作为最基层的乡镇党员干部,我们将始终牢记“三个务必”,始终涵养“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始终坚守“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奋斗品质,始终激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钓鱼发展新篇章的赶考路上,奋力交出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