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共2课时).docx
《桂花雨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共2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花雨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共2课时).docx(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桂花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共2课时)共案设计课题3桂花雨课型新授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标分析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2 .教材分析桂花雨叙述了作者关于桂花的童年回忆,把思乡怀旧之情倾注其中。3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具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基础,有一定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文章,初步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和作者的情感。学习目标1.认识“亩、吩”等5个生字,会写“亩、播”等10个生
2、字,会写“播种、浇水”等7个词语。4 .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5 .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表达中的作用。6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7 .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由某一种事物联想到的人。课时第1课时学习目标1 .认识“梦、杭”2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生字,会写“桂花、懂得”等4个词语。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能说出桂花给我带来的回忆。评价任务1 .针对目标1:借助拼音朗读课文,圈出并认识生字和词语,观察字的间架
3、结构,写一写“缠、浸”等10个生字。2 .针对目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活动设计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李白的诗静夜思(出示课件2),我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通过“月”这件事物来表达思乡之情。是啊,人们往往把思乡之情寄托于一件事物,今天,我们就看看作者琦君是怎样把思乡之情寄托于“桂花雨”的吧!(板书:桂花雨)二.初读课文(出示课件4)1.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桂花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可以把
4、课文分成几部分?(出示课件5)2.小组交流、讨论。师:请同学们展示交流、讨论的成果。过渡语:要想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把握这篇文章的结构。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出示课件6)第一部分介绍桂花开放的时间,描写桂花树的样子。第二部分具体回忆了家乡院子里桂花开放的情形,细致地描写了“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第三部分描写了杭州一座小山上的桂花,将它与家乡的院子里的桂花比较,再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过渡语: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7)课文主要写了“摇桂花”这件事。(板书:爱桂花一一摇桂花一一思桂花)四.从具体事件入手,详细把握课文内容。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桂花雨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共2课时 桂花 公开 一等奖 创新 教案 课时
![提示](https://www.yzwku.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