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校本教研制度.docx
《中学校本教研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校本教研制度.docx(8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XXXX中学校本教研制度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以陈宝生部长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以课改为导向,以提高课堂效率为目的,改进和加强学校教研工作,建立以教师研究为主体,课堂为主阵地,课改中面临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的成长,并使学校逐渐成为勇立潮头,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学校。二、教学研究理念围绕“学生发展,质量第一,立德树人,核心素养”这一中心,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三、遵循原则1 .针对性
2、原则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要针对课改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实施“面对面”的研讨。有的放矢地解决教师课改中的疑虑和困惑。2 .实效性原则以“问题”为中心,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注重实效,力求把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和现实的教学效益。3 .实践性原则遵循认识一一实践一一再认识一一再实践的原则,注重给教师反复实践的机会,使理念学习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产生112的效能。四、教研活动任务深入了解并及时探讨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难,交流教学心得、经验,探索教学规律,不断促进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成长,提高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建设与管理的能力。五、教研形式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周业务活动集体
3、备课为主要活动形式,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区域交流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开展互动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1 .自我反思是指教师自我对话,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思考、省视、分析。教师根据学校校本培训计划内容和校本教研活动计划自行学习和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上12节能给人带来思考和问题的教研课,研究性论文1篇。2 .同伴互助以教研组和备课组为互动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营造教研活动中民主轻松的氛围,使活动中有不同的呼声,群体有不同思想,鼓励老师坚持已见、百家争鸣。以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
4、带到活动中,以促使老师们不断学习,共同提高。每周开展备课组教研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23次校本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展示的舞台,要求教师每学期听课20节以上,教导主任和主管教学副校长听课30节以上。3 .专业引领一方面学校组织教师加强对课程理念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求教师从专业教育报刊和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的教育思想。另外,学校还将利用校内的区级以上骨干教师和聘请省内外教研专家到学校讲学,引进他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思想,促进本校教师专业成长。4 .利用好每周半天的教研组集体本课业务活动时间,加强集体业务活动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注重效率。强化集体备课的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定内容”,各教研组提
5、前一周设计好集体备课导题纲,教研组长事先做好分工,定好主备人、导学案设计者、周测拟定者等有关内容。六、具体措施1.完善学校三级校本教研体系进一步完善学校、学科教研室、教研备课组三级校本教研体系。规定学科教研室每月活动一次和教研备课组每周活动一次活动。学科教研室活动以学科的针对性业务学习,案例分析,好课评析,实验课例研讨为主;备课组教研活动主要以集体备课为主,进行教学研讨,案例分析,问题探讨解决等活动。5 .建立理论学习制度加强教育理论学习,完善学习制度。教师业务学习的内容要涵盖课堂教学展示、教学案例评析、教学策略研讨、教学行为反思等等。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校本 教研 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