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糖原的分解与合成.ppt
《第24章糖原的分解与合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4章糖原的分解与合成.ppt(15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第24章章 糖原的分解与合成糖原的分解与合成糖原以颗粒状存在于细胞溶胶中糖原以颗粒状存在于细胞溶胶中,颗粒大小不等,糖原颗粒大小不等,糖原颗粒中除含有糖原外,还有催化糖原合成和降解的酶及调颗粒中除含有糖原外,还有催化糖原合成和降解的酶及调节蛋白。节蛋白。贮存糖原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肌肉,肝脏所贮存的糖原贮存糖原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肌肉,肝脏所贮存的糖原约占肝脏湿重的约占肝脏湿重的7%10%,肌肉中的含量约占,肌肉中的含量约占1%2%,一个平均体重,一个平均体重70kg的男性约含骨骼肌的男性约含骨骼肌30kg,肝脏肝脏1.6kg,所以肌肉中贮存糖原的量多。,所以肌肉中贮存糖原的量多。以糖原的形式贮
2、存能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糖原的形式贮存能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糖原容易合成也容易降解,可以快速为机体一是糖原容易合成也容易降解,可以快速为机体提供能量;提供能量;二是肝糖原能维持血糖的恒定;二是肝糖原能维持血糖的恒定;三是脑耗能多,主要能源物质是糖,脑中也贮存三是脑耗能多,主要能源物质是糖,脑中也贮存有少量的糖原,为脑代谢提供能量,血糖的恒定有少量的糖原,为脑代谢提供能量,血糖的恒定也保证了脑对能源物质的需要。也保证了脑对能源物质的需要。一、糖原的降解一、糖原的降解糖原和淀粉的降解有些类似,催化糖原降解的酶主要糖原和淀粉的降解有些类似,催化糖原降解的酶主要有:有:糖原磷酸化酶糖原磷酸化酶糖原脱
3、支酶糖原脱支酶糖基转移酶(寡聚糖基转移酶(寡聚1,4-1,4葡萄糖基转移酶)葡萄糖基转移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磷酸葡萄糖变位酶。1、磷酸化酶:磷酸化酶:从糖原的非还原端逐个磷酸解下葡萄糖基,从糖原的非还原端逐个磷酸解下葡萄糖基,生成葡萄糖生成葡萄糖-1-磷酸磷酸糖原的降解是磷酸解,而不是水解,其生物学意义:一糖原的降解是磷酸解,而不是水解,其生物学意义:一是磷酸解的产物是是磷酸解的产物是G-1-P,G-1-P能异构化为能异构化为G-6-P。通过这个途径生成通过这个途径生成G-6-P不消耗不消耗ATP;二是产生的;二是产生的G-1-P以解离的形式存在,不易扩散到细胞外。以解离的形式存在,不易扩散
4、到细胞外。磷酸化酶催化磷酸解直到邻近于糖原分子的磷酸化酶催化磷酸解直到邻近于糖原分子的-1,6-糖糖苷键分支点前苷键分支点前45个葡萄糖基处时为止,最后形成一个个葡萄糖基处时为止,最后形成一个具有许多短分支链的多糖分子,具有许多短分支链的多糖分子,叫极限糊精,叫极限糊精,极限糊精极限糊精短的分支叫短的分支叫极限分支极限分支。2、糖原脱支酶糖原脱支酶具有两个酶的活性部位,一个是具有两个酶的活性部位,一个是糖基转移糖基转移酶,酶,另一个是另一个是脱支酶脱支酶。糖基转移酶糖基转移酶将极限分支点的前将极限分支点的前34个葡萄糖基转移到个葡萄糖基转移到另一分支的非还原端的葡萄糖基上或转移到糖原的核心另一
5、分支的非还原端的葡萄糖基上或转移到糖原的核心链上。链上。脱支酶脱支酶催化极限糊精分支点的催化极限糊精分支点的-1,6-糖苷键水解。糖苷键水解。3、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催化、磷酸葡萄糖变位酶:催化G-1-P转变为转变为G-6-P,催化,催化的反应机制与的反应机制与3-磷酸甘油酸变位酶机制相似。磷酸甘油酸变位酶机制相似。糖基转移酶糖基转移酶-1,4-糖苷糖苷+GH2O脱支酶脱支酶磷酸化酶磷酸化酶Pi极限糊精极限糊精+G-1-P5非还原端非还原端糖原糖原核心核心二、二、糖原的合成糖原的合成(1)酶:酶:UDPG焦磷酸化酶、糖原合酶、分支酶焦磷酸化酶、糖原合酶、分支酶(2)原料:直接原料是原料:直接原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4 糖原 分解 合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