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教案8篇.docx
《归园田居教案8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园田居教案8篇.docx(36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归园田居教案8篇归园田居教案归园田居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2、反复吟咏,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把握形象,欣赏诗歌结构美、画面美。3、知人论世,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理解情感,把握形象,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教学重点:解题,明确层次思路,把握结构美;欣赏田园风光,品味画面美。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诵读录音、背景音乐。教学设想:学习归园田居(其一),思考到学生进入高中学习才半个学期,刚刚学完的必修一仅涉及一单元的现代新诗,结合必修二第二单元教学目标,
2、故确立学习本文目标定位一一继续激发兴趣,初步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歌的潜力。拟打算透过反复吟咏一一揣摩语言一一想象画面一一体味情感来到达教学目标。结合新课标理念:讨论交流、合作探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有这样一位诗人,他向往祥和安宁、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有这样一位隐士,他淡泊名利,陶然于耕种;有这样一位耕者,他一生种菊、爱菊,活得像菊花一样高洁、飘逸。千年巳过,我们还在回味那菊花的清香,品读那高洁的灵魂。同学们,我刚才说的是谁呢?(学生答:陶渊明。)初中时咱们学过了他的桃花源记O这天,咱们要学习的是他的一首五言诗归园田居(其一),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二、简介作者、背景:师:咱们
3、常常说鉴赏诗歌首先要知人论世,大家预习了课文,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陶渊明呢?1、学生自己介绍,教师相机补充。那个同学主动来回答?相关资料: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同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最杰出的诗人。出身仕宦家庭,曾祖曾官至大司马,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陶少年时代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父亲早逝,家世没落,家境贫寒。自然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29岁时出任江洲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到39岁时他曾亲自参加劳动,之后又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
4、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这时他41岁。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陶渊明死后,颜延之给他写诔文时,经与众友商议,因谥法中“宽乐令终”为“靖”,“好廉克已”为“节”,故私谥为“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陶渊明把自己参加劳动后的感受和对农事丰歉的喜忧,都反映在他的诗中。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新的一页,因而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他的诗歌对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和唐代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又名:潜字:元亮籍贯:丹阳柴桑人东晋最杰出的诗人“田
5、园诗人”“隐逸诗人”“靖节先生”“五柳先生”后世称誉:“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教师补充”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义熙元年(405)8月的一天,担任彭泽县令的陶渊明听说郡里派了督邮(代表太守督察各地的官员)来县巡视。县吏劝他穿戴整齐的官服去迎见督邮。陶渊明生平最恨那些狐假虎威,以督邮为名敲诈勒索的官员,气愤地说:“我决不能为五斗米(指俸禄)折腰,去迎奉伺候这种乡里小人。”当天,他就推说在武昌的妹妹病故,要去奔丧;就这样,只当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就挂冠解绶,辞官归田了。后终老田园,不再出仕。师:那么陶渊明为什么弃官归田,这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没有关系呢?2、补充东晋时代背景。东晋朝廷:政
6、治腐败、争权夺利、门阀森严、结党营私官场现实: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钻营取巧、阿谀逢迎陶渊明早年:“大济苍生中年:“误入歧途”晚年:“归隐田园”师:了解了陶渊明的经历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下面,让我们一齐走进他的归园田居(其一),感受那静谧优美的田园风光,领略诗人闲适恬淡的生活情趣吧。先请一同学来朗读。三、整体感知:1、请一生朗读。(师生评点,注意字音,提醒学生五言诗的节奏二/三拍)2、学生听配乐朗诵,注意字音和节奏。3、学生再听老师配乐朗诵,小声跟读。觉得还行就给点掌声。老师也需要鼓励吗。4,请同学自主学习诗文句意,互相质疑,师释疑。强调学生注意注释。补充注释:(1)适:适应,迎合。(2)尘网:
7、尘世的罗网,指仕途。意谓仕途有如罗网一样,使人不得自由。(3)故渊:鱼儿原先生活的深水潭。(4)拙:愚拙。(5)方:旁之意。(6)荫:遮盖。(7)罗:排列。(8)尘杂:尘俗杂事,主要指过去官场的案牍和应酬一类的琐事。(9)虚室:虚空闲静的居室,比喻没有人事滋扰明净洞澈的心境。(10)自然:既可理解为自然界,又可理解为田园生活。四、解题,明确层次思路,把握结构美:1.师:我们常常说文章的题目就好像一个人的眼睛,俗话说: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往往也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的信息。那么大家认为归园田居(其一)这个标题最重要的是哪一个字呢?学生明确:归字师:也就是说“归”字是文章的题眼。那么我们就围绕“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园田 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