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解热镇痛药.ppt
《第17章:解热镇痛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章:解热镇痛药.ppt(3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七章解热镇痛抗炎药第十七章解热镇痛抗炎药内容提要 1.解热镇痛药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常见不良反应 2.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包括水杨酸类、苯胺类、吲哚类、芳基乙酸类、芳基丙酸类、烯醇酸类、吡唑酮类、烷酮类、异丁芬酸类等3.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 包括塞来昔布、罗非昔布、尼美舒利等。v4.抗痛风药 v 痛风药物按药理作用分为以下几类:v1)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如别嘌醇;v2)增加尿酸排泄的药物如丙磺舒、苯磺吡v 酮、苯溴马隆等;v3)抑制白细胞游走进入关节的药物如秋水v 仙碱等;v4)一般的解热镇痛抗炎药物如NSAIDs等。v概念概念v历史回顾历史回顾v作用机制作用机制v药理作用药理作用v不
2、良反应不良反应v药物分类药物分类概念概念v 解热镇痛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药(antipyretic,analgesic and anti-inflammatory drugs)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而且大多数还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药物。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药物。v 非甾体抗炎药(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如地塞),如地塞米松等。米松等。v1763年:年:Stone描述柳皮浸出液治疗发热和间日疟描述柳皮浸出液治疗发热和间日疟,v1860年:合成了水杨
3、酸年:合成了水杨酸,v1899年:德国拜耳公司合成了乙酰水杨酸年:德国拜耳公司合成了乙酰水杨酸,v1952年:保泰松问世,开始使用年:保泰松问世,开始使用NSAIDs名称名称,v1960年:吲哚乙酸类药物年:吲哚乙酸类药物吲哚美辛上市吲哚美辛上市,v1971年:年:John Vane等发现等发现NSAIDs抑制抑制COX,使,使PGs产生减少。随后相继推出了丙酸类、苯乙酸类、产生减少。随后相继推出了丙酸类、苯乙酸类、昔康类,不同剂型的开发也相继进行。昔康类,不同剂型的开发也相继进行。历史回顾历史回顾19911991年:年:HerschmanHerschman等用分子克隆技术证实了等用分子克隆技
4、术证实了COXCOX有有两种同工酶两种同工酶,19981998年:根据年:根据COXCOX理论研制的两个昔布类特异性理论研制的两个昔布类特异性COX-2COX-2抑制剂相继诞生了抑制剂相继诞生了,塞来昔布塞来昔布辉瑞公司的西乐葆辉瑞公司的西乐葆 罗非昔布罗非昔布默沙东公司的万络默沙东公司的万络20042004年年9 9月:因患者服用选择性月:因患者服用选择性COX-2COX-2抑制剂抑制剂-万络万络导致心血管疾病,默沙东公司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撤导致心血管疾病,默沙东公司宣布在全球范围内撤回万络。回万络。vCOXCOX位于细胞微粒体内,是花生四烯酸生成前位于细胞微粒体内,是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的
5、关键酶。列腺素的关键酶。v有有COX-1COX-1和和COX-2COX-2两种同工酶两种同工酶.vA:COX-1A:COX-1:固有型,存在于体内大多组织和固有型,存在于体内大多组织和细胞,如血管、胃肠粘膜、血小板、肾脏等,细胞,如血管、胃肠粘膜、血小板、肾脏等,参与保护消化道粘膜、调节血小板聚集、调参与保护消化道粘膜、调节血小板聚集、调节血管阻力和肾血流量分布等。节血管阻力和肾血流量分布等。vB:COX-2B:COX-2:诱导型,各种炎性刺激均可诱导诱导型,各种炎性刺激均可诱导组织表达组织表达COX-2COX-2,增加,增加PGsPGs的合成。的合成。作用机制作用机制vPGsPGs具有一定的
6、致痛作用,同时还具有显著地具有一定的致痛作用,同时还具有显著地提高痛觉神经末梢对其它致痛物质的敏感性。提高痛觉神经末梢对其它致痛物质的敏感性。vPGsPGs参与炎症反应,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参与炎症反应,使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和疼痛。引起局部充血、水肿和疼痛。vPGsPGs合成和释放的增多,导致丘脑体温调定点合成和释放的增多,导致丘脑体温调定点的提高,体温升高。的提高,体温升高。v抑制环氧酶抑制环氧酶(cyclooxygenase,COX),从而,从而抑制前列腺素(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的)的生物合成。生物合成。v多数多数NSAIDsNSA
7、IDs与与AAAA竞争环氧酶的活性部位,竞争环氧酶的活性部位,阿司匹林使环氧酶发生不可逆变化而抑制阿司匹林使环氧酶发生不可逆变化而抑制酶活性酶活性药理作用药理作用v解热作用解热作用v镇痛作用镇痛作用v抗炎作用抗炎作用解热作用解热作用组织损伤、和细菌内毒素等外源性致热源组织损伤、和细菌内毒素等外源性致热源 机体机体(WBC噬菌细胞升高)噬菌细胞升高)内热原(细胞因子如:内热原(细胞因子如:IL-1IL-1、IL-6IL-6、TNFTNF等)等)v中枢(丘脑下部)中枢(丘脑下部)PGsPGs的合成和释放增加的合成和释放增加v 解热镇痛抗炎药解热镇痛抗炎药 v (散热、出汗(散热、出汗 和血管扩张和
8、血管扩张退烧)退烧)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 体温调定点上移体温调定点上移 体温升高(发热)体温升高(发热)v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热型还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故不宜见热就解。v 但是体温过高或持久发热能消耗体力,可引起头痛、失眠、谵妄及昏迷,小儿高热易导致惊厥,严重者可危及生命。NSAIDs的及时应用可以缓解这些症状。v 仅使高热体温降至正常,对正常体温无影响。v解热机制是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环氧酶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素(PG)的合成 镇痛作用镇痛作用v 解热镇痛抗炎药仅有中等程度镇痛作用和外周神经镇痛作用,但对各种严重创伤性剧痛及内脏平滑肌绞痛效果一般;v 对临床常见的慢性钝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7 解热 镇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