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计划.docx
《市科技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科技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计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市科技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计划20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科技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总定位,打造国家创新型城市,优化完善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强化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全市R&D投入强度提升至3.54%,跃居全省第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大幅跃升至7400多家,居全国地级市第二、全省地级市第一,东莞科技创新综合竞争力跃升至全国第20位。一、20xx年工作总结(一)面向海内外推进开放合作,松山湖科学城“四梁八柱”初步形成。大湾区
2、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一是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散裂中子源二期、先进阿秒激光设施顺利通过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最终评审,纳入“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二是持续推动院地合作。推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中科院控股有限公司、松山湖管委会签订三方协议,以国科控股为主出资成立新公司开展BNCT项目产业化;与中科院联动组织20年STS计划一东莞专项,促成33家东莞市企业与16家院所对接,中科院广州能源所、长春应化所、微电子所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和新一代信息领域的一批优质成果在东莞转化。三是不断提升大科学装置科学功能和应用能力。散裂中子源实现稳定运行,进一步扩大国
3、内外开放共享,已累计完成了超过600个课题;散裂中子源与东莞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合作建设的我国首台全散射中子谱仪一多物理谱仪正式投入使用;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与港澳高校合作完成实验课题20余项,开展了谱仪核心器件中子探测器等“卡脖子”技术研究,首批自研的探测器即将在散裂中子源后续建设的谱仪上投入使用。四是推动扩大省基础与应用基础基金粤莞联合基金规模。支持高校、医院等单位开展基础研究,将每年4500万元的粤莞联合基金规模扩大到每年6000万元,总基金规模达到2.6亿元,今年获得立项资助项目为173项,立项金额同比增长52.15%达到4960万元,位列全省第三,获得资助经费与我市财政
4、投入经费(4500万元)比率为110.22%。其中,松山湖功能区共获立项146项、资助经费4020万元,占比均超八成。(二)加快推进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考核排名全省前列。实验室在省科技厅组织的省实验室考核中取得优秀成绩,已获得第一期省实验室建设省级财政投入奖补1.5亿元。二是集聚了一批创新资源。实验室累计引进超过40个科研团队,拥有科研人员960人;已承担和参与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90项,项目总经费约4.3亿元;搭建了材料计算与数据库平台、材料制备与表征平台、微加工与器件平台、中子科学平台等4大公共技术平台,启动大湾区电镜中心建设,为我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重点企业提供系
5、统性通用性技术服务,并规划布局半导体异质材料与器件中心等重大平台。三是突破了一批先进技术。西安光机所杨小君研究员牵头的“光子制造”团队,研发出国内首条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气膜孔自动化加工示范线,可为我国空天动力系统关键部件批量化加工提供可靠保障;突破振镜与伺服联动高速高精度控制技术,开发出多系列陶瓷激光制孔加工设备,在加工质量和效率上均达到了业内先进水平。四是产业化逐步推进。已引进25个创新样板工厂团队,孵化32家产业化公司,注册资本总计近2亿元。杨小君团队成立了广东中科微精光子制造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产品与服务已在富士康、立讯等行业优势单位应用,实现销售额7000余万元。另外,产业化公司通过与中
6、航发集团在实验室共建工程中心的形式,反哺支持实验室500万元。(三)优化资源统筹和加强规范管理,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取得突破。一是改革优化研究院的管理体系。建立专业化服务管理团队。对部分研究院分批开展专项审计工作,督促抓好国有资产管理和整改。完成了16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动态评估申报材料的初审工作。二是加强研究院的场地空间统筹。对到期或使用效率低下的研究院场地进行收回,倒逼其提质增效。目前已收回东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院全部场地、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一半场地、东莞同济大学研究院部分场地,共计24000等平方米,收回的场地用于承接新入驻社区企业。敦促东莞信大融合创新研究院等4家研究院做好场地统筹方案
7、。三是促进研究院创新资源集聚。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战略以及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与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组建东莞新能源研究院;推动中科院声学所在莞建设电声公共测试实验室;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在松山湖组建东莞市集成电路公共技术服务中心,支持工研院开展二期建设拓展产业孵化空间,推动工研院、广智院开展运营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联合中国融通集团依托信大研究院在莞建设军改后首家军民融合转化平台。四是推动科技企业孵化育成。发挥新型研发机构的孵化功能,广东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投资孵化的科捷智能、禾川科技2家企业已成功过会等待挂牌上市。东莞信大融合创新研究院孵化的飞思凌公司已启动IPO工作
8、,计划2023年在科创板上市。(四)打造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标杆载体,创新创业形成“小气候”。一是加快社区招引优质科技项目的步伐。出台了东莞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项目入驻管理及扶持办法,已引进奥芯智能、优普莱金刚石、小豚智能等硬科技项目48个,傲声、科恒等入驻项目还同步在松山湖周边寮步镇、长安镇布局生产基地。今年社区申报高企28家,数量较往年大幅提升;一年以来社区常驻人员从不到2000人增长至近3000人,增幅达50%,聚了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成为珠三角地区高层次科研人员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1-10月企业入库直接税收约7025万元,同比增长超过40%,预计全年税收将超过1亿元。二是以社区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技局 20 xx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