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防御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洪灾害防御预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山洪灾害防御预案1. 总贝I1.1 1编制目的山洪灾害是指山丘区由于降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做到有计划、有准备地防御山洪灾害,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发生,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河道管理条例、防汛抗旱条例、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经过批准的国家、省、市、县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报告等。1.3 编制原则1、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
2、全为首要目标;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3、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管理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4、因地制宜,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1.4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垫江县行政区域范围内山洪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本预案是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下,针对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所预先制定的防御方案、对策和措施,是实施指挥决策和防御调度、抢险救灾的依据。1.5 预案执行与修订1.5.1 本预案由人民政府负责审批,县防汛指挥部门备案。1.5.2 预案有效期为35年,每隔35年修订一次,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本预案自批准之日起执行。2. 基本情况3. 1自然
3、概况4. 1.1水系分布主要河流溪沟有龙溪河一级支流乱石沟河、跳蹬河等溪河,有水库5座,山坪塘254口。5. L2气象、水文及暴雨洪水特性属于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具有气候温和、降水丰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日照较少、光热水配合基本协调。但仲春多寒潮,初夏阴雨,盛夏常伏旱,秋季阴雨绵绵降温快。多年平均气温17.(C,多年平均年日照数1262.9h,无霜期350d。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97.4毫米,最多年是1998年降雨1738.7毫米,最小年是1961年降雨864.9毫米,80%的年份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降雨量在四季的分布是:夏多冬少
4、,春秋接近。汛期(510月)降水量占75%左右,非汛期(11月次年4月)占25%左右。年降雨量一般规律是降水量随地势高度上升而增加,山地大于丘陵、谷地,迎风坡大于背风坡。为山区丘陵性河流,洪水由上游的暴雨形成,洪水径流多集中发生在每年4-8月,尤以汛期出现的概率最多,洪水涨落时间一般为13天。2. 1.3地形地质位于川东平行岭谷区铁峰山背斜的北西翼上,垫江东山南缘,属浅切丘陵地形地貌,构造简单。2.2 经济社会情况位于垫江县东北角,距县城28公里,东与忠县一山之隔,南与高安镇接壤,西与曹回镇毗邻,北与周嘉镇相依,幅员面积83.55平方公里,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辖个村,97个村民小
5、组,3个社区,总人口4.1927万人。2.3 灾害损失2. 3.1灾害损失经过调查了解,近10余年来曾5次受山洪灾害。2 .3.2山洪灾害成因1、山洪灾害类型及易发区我镇经过详细的调查了解,山洪灾害如遇阴雨和暴雨天气,会给石口子、石坎、凤凰、鱼龙、清水社区、双桥、尖岩等村(居)危险区域造成山洪灾害,同时也会给上述7村处于历史洪水线或20年一遇洪水淹没线以上区域造成泥失流、滑坡等地质灾害。2、山洪灾害成因降雨是滑坡、泥石流形成的激发因素,同时又是山洪、泥石流的水源条件。特殊的地形地貌是山洪灾害发生的基础条件,境内地形复杂,有山地、丘陵和河谷川地,河谷为“U”型谷。区域内地层母岩为多种沉积岩互层,
6、走向与坡面一致,由于岩性软,特别是泥质页岩不透水,易产生滑落面,而发生各种重力侵蚀。人为不合理利用土地,是导致泥石流产生的根本原因,上述自然条件中,陡峻的地形,强大的暴雨和大量松散物质的补给,是产生山洪灾害的主要条件,而人类不合理利用坡面,是加速上诉条件的形成和发展。多发性、突发性、群发性、伴生性的强降雨,这样的暴雨极易在短时间内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从而形成暴雨一山洪一滑坡一塌陷一泥石流等灾害链。各种灾害相伴发生,使损害进一步扩大。总之上述因素是产生山洪灾害主要成因与特点。3 .4山洪灾害防御现状2. 4.1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防灾知识宣
7、传、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防灾预案及救灾措施、搬迁避让、政策法规、防灾管理等。防御现状:各危险村设有山洪灾害知识宣传栏,发放山洪灾害知识手册,并设置好转移路线及安全区。但是目前山洪灾害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群众思想上认识还不到位,山洪灾害知识也不十分了解,我们将加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让人人都认识山洪灾害的危险性,并且都能在山洪灾害发生时能及时转移。3. 4.2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资金有限,未对境内部分山洪沟、滑坡进行治理。防御山洪灾害知识宣传力度不大,防御山洪灾害意识不强,监测通信及预警系统未建立完善。4. 危险区、安全区的划分4.1 划分原则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泥
8、石流、滑坡,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临时转移安置的避灾场所。划分原则:1、对处于历史洪水线或20年一遇洪水淹没线以下河谷、沟口、河滩、易损堤段范围以及陡坡下、低洼处、不稳定山体下的村庄、居民点所在区域划入危险区。2、在危险区以外,能避开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胁,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作为临时避灾地点的区域划为安全区。4.2 “两区”的基本情况根据区域山洪灾害的形成特点,在调查历史山洪灾害发生区域的基础上,结合分析未来山洪灾害可能发生的类型、程度及影响范围,合理确定危险区、安
9、全区。5. 组织指挥体系6. 1组织机构防汛抗旱指挥部作为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指挥部内设监测组、信息组、转移组、调度组、保障组、抢险组以及预警等7个工作小组。各工作组在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下进行工作。7. 2分工与职责8. 2.1分工镇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统一领导和组织本区域内山洪灾害防御群测群防工作,各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实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4.2.2工作职责1、行政首长主要职责镇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机构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负责本辖区内山洪灾害防御的实施和指挥调度工作,主要职责是:(1)负责组织制订本地区有关山洪灾害防御的政策、制度。组织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宣传和思想动员工作,增强各级干
10、部和广大群众山洪灾害的忧患意识。(2)根据流域总体规划,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尤泛筹集资金,加快本地区山洪灾害防御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抗御山洪灾害的能力。(3)负责组建本地区常设山洪灾害防御办事机构,协调解决山洪灾害防御经费和物资等问题,确保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顺利开展。(4)根据本地区雨情、水情、工情,及时做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部署,组织指挥当地群众参加抗洪抢险,坚决贯彻执行上级的防汛调度命令和水量调度指令。在防御洪水设计标准内,要确保防洪工程的安全;遇超标准洪水,要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尽量减少洪水灾害,切实防止因洪水而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尽最大努力减轻旱灾对城乡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重大情
11、况及时向上级报告。(5)山洪灾害发生后,要立即组织各方面力量迅速开展救灾工作,安排好群众生活,尽快恢复生产,修复水毁防洪工程,保持社会稳定。(6)对本地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必须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安全度汛,防止发生重大灾害损失。如因思想麻痹、工作疏忽或处置失当而造成重大灾害后果的,要追究领导责任,情节严重的要绳之以法纪。2、镇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主要职责(1)贯彻执行有关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上级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的指示、命令,统一指挥本区内的山洪防御工作。(2)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部署年度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任务,明确各部门的防御职责,落实工作
12、任务,协调部门之间、上下之间的工作配合,检查督促各有关部门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3)遇大暴雨,可能引发山洪灾害时,及时掌握情况,研究对策,指挥协调山洪灾害抢险工作,努力减少灾害损失。(4)督促有关部门根据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按照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编制并落实本区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组织有关人员宣传培训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及相关山洪灾害知识。(5)建立健全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日常办事机构,配备相关人员和必要的设施,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3、各工作小组主要职责监测组:负责监测辖区各类监测站的雨情、水情,重要水利工程、危险区及洪泛区水位,山体开裂、滑坡点、泥石流沟的位移等信息。信息组:负责对县级防
13、指、气象、水文、国土等部门汛前各种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掌握本辖区内暴雨洪水预报、本地降雨、山体开裂、滑坡、泥石流、水库溃坝、决堤等信息,及时为指挥长指挥决策提供依据。转移组: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报通知,组织群众按预定的转移路线转移,一个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后的人员安全。调度组:负责与交通、农业、林业、粮食、民政、水电、电信、物质等部门和单位的联系,调度所有抢险救灾工作所需的救灾车辆、救灾物资、设备等。保障组:负责了解、收集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派员到灾区实地查灾核灾,汇总、上报灾情数据;做好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包括急需物资的组织、供应、调拨和管理等;指导和帮助
14、灾区开展生产自救和恢复重要基础设施;负责救灾应急资金的落实和争取上级财政支持,做好救灾资金、捐赠款物的分配、下拨工作,指导、督促灾区做好救灾款物的使用、发放和信贷工作;组织医疗防疫队伍进入灾区,抢救、治疗和转运伤病员,实施灾区疫情监测,向灾区提供所需药品和医疗器械。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听从乡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预警发布员: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5监测、通信及预警5. 1监测5. 1.1监测系统的设立在尖岩村设有自动雨量站,在鱼龙村简易雨量站和地质灾害人工观测点。5. 1.2监测内容辖区内降雨、泥石流和滑坡等信息。
15、5. 1.3监测要求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突出时效性和准确性,获取实时可靠的监测数据,并及时将结果上报各级指挥部门。监测系统以群测群防为主,专业监测为辅。5. 2通信9. 2.1通信方式的选择1、原则实用、可靠、先进。2、通信方式(1)简易监测站点采用电话、人工传输信息。(2)山洪灾害预警发布的通信方式由电话、手机短信、无线语音广播、手摇报警器、铜锣、口哨等组成。多种通信方式各自相对独立并互为补充,确保预警和指挥调度信息及时通知到各级部门和危险区群众。1 .3预警5 .3.1预警1、预警指标确定预警指标是指触发山洪灾害的雨、水量临界值,包括临界雨量和成灾水位(流量)的确定。预警指标分为暴雨预报、准备转移(警戒)和立即转移(危险)两级。临界雨量的确定是通过调查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的降雨情况,根据各小流域的暴雨特性、地形地质条件等,结合历史暴雨洪水资料分析成果以及分布式水文模型计算成果,综合确定本地区各个小流域的1小时、3小时、6小时、24小时临界雨量。成灾水位(流量)的确定根据历史山洪灾害发生时溪河水位变化情况,确定本地区可能发生山洪灾害的溪河水位值;有的河流可将上游水情变化作为判断是否对下游造成山洪灾害的主要依据。2、预警等级划分原则山洪灾害预警等级分为三级(HI、IkI),按照发生山洪灾害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