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非诉讼纠纷解决综合平台的实施方案.docx
《关于建立非诉讼纠纷解决综合平台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建立非诉讼纠纷解决综合平台的实施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关于建立非诉讼纠纷解决综合平台的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要求,综合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公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等多种手段,构建非诉讼纠纷多元化解综合体系,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现根据江苏省司法厅关于建立非诉讼纠纷解决综合平台的实施方案、关于开展非诉讼纠纷解决综合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现就建立非诉讼纠纷解决综合平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积极拓宽维护
2、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途径,突出源头治理、预防为主,强化多方参与、联调联动,整合各种非诉讼纠纷化解工作职能和资源,构建协调联动、信息共享、优势互补的非诉讼纠纷化解综合平台,努力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化解效率最大化,不断提升纠纷非诉讼化解工作的群众知晓率、首选率和满意度。主要目标发挥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全业务、全时空、全生命周期的优势,构建覆盖市镇村三级,聚合行政机关、专门机构、社会组织、民间人士等资源力量的“三纵四横”工作网络,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公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等职能,建立全面覆盖民事、商事、家事、行政等四大领域的线上线下非诉讼纠纷化解综合平台,合理配置纠
3、纷非诉讼化解资源,强化非诉讼纠纷化解方式之间的有机衔接、联调联动,丰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三、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高效便民。坚持把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非诉讼纠纷化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非诉讼纠纷化解工作的根本标准,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化解服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尊重当事人意愿和方式选择权。向当事人宣传非诉讼纠纷化解机制所具有的程序简、耗时短、成本低等优势,引导建议当事人优先选择非诉讼方式化解纠纷。当事人明确拒绝的,引导当事人选择其他法定途径解决纠纷
4、。坚持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维护公平正义。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坚持在法治框架内化解纠纷,注重在纠纷化解过程中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坚持调解优先,多方衔接联动。充分发挥调解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基础性作用,引导和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纠纷化解。积极统筹司法行政领域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资源,加强与各部门间的协调联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衔接联动机制,形成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合力,聚力安民。坚持预防为主,及时化解矛盾。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落实属地和单位(部门)责任,努力在主动排查、源头预防上下功夫,在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就地化解上做文章,深
5、入排查本地区、本系统纠纷信息,主动作为提供服务,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四、工作任务(一)建立非诉讼纠纷化解工作网络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统一标准的要求,依托市、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或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村(社区)司法行政服务站设立“如皋市非诉讼服务中心”和“*镇(区、街道)非诉讼服务中心”,作为非诉讼纠纷案件一站式受理平台,实现“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流转办”。1、市非诉讼服务中心,主要受理、协调化解本辖区内重大疑难矛盾纠纷。沟通协调各行政部门、行业主管机构、公证处、仲裁办,指导人民调解组织、律师调解组织,承办、委托、交办、转办纠纷案件,宣传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矛盾纠纷数据信息分
6、析研判。6月底前,建立“如皋市非诉讼服务中心”并挂牌,中心主任由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主任兼任。7月15日前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辟专用窗口作为非诉讼服务中心的接待受理的办公场所,并设置醒目服务标志,公示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流程、服务要求、服务人员等内容。2、镇(区、街道)非诉讼服务中心,主要受理、协调化解本辖区的矛盾纠纷,指导镇、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通过非诉讼纠纷化解工作宣传法律和政策等,及时向上级汇报纠纷化解情况;做好纠纷预警工作,及时排查各类矛盾纠纷。结合村级平台上报情况,掌握辖区内不稳定因素,防止激化,并及时报告重大不稳定因素。7月15日前,实现镇级非诉讼服务中心全覆盖(标牌由
7、市司法局依照司法所建设导则要求统一制作下发)。3、村(社区)非诉讼服务中心,主要受理本村(社区)民间纠纷,发挥前端作用,结合网格化管理,定期对本村(社区)内的矛盾纠纷进行排查,掌握了解社情动态,并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处置。针对本村(社区)多发、易发纠纷,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教育与宣传。7月底前,实现村级非诉讼服务中心全覆盖(标牌由各镇依照司法所建设导则中人民调解委员会的格式标准要求统一制作下发)。4、依托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和其他各专业对接调解部门建立“非诉讼服务中心分中心”,将符合人民调解法、江苏省人民调解条例规定的要求,可以通过非诉讼途径解决的纠纷,通过委派、指派、转送等方式移交“非诉
8、讼服务中心分中心”,对接运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公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仲裁等非诉讼纠纷化解方式,化解本部门、本行业、本系统内的矛盾纠纷。(二)加强实体、网络、热线等平台建设围绕纠纷化解“接案、分流、化解、联动、处置”等重点工作环节,加强部门内设的实体、网络、热线“三位一体”矛盾纠纷受理平台建设,形成网上网下、衔接联动、全面覆盖的非诉讼纠纷多元化解综合平台。1、建立“线下+线上”的非诉讼分流中心。依托“非诉讼服务中心”和“非诉讼服务中心分中心”,设置专门导引窗口,指定专职接待人员,直接面向群众做好接待咨询、诉求收集、信息采集等集中接处工作,通过对纠纷基本信息、当事人实际需求等因素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建立 非诉讼 纠纷 解决 综合 平台 实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