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转轮王:武周皇权合法化的佛教理由.docx
《菩萨转轮王:武周皇权合法化的佛教理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菩萨转轮王:武周皇权合法化的佛教理由.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菩瞬麒王:武周皇权告却的撇理由一、学术史梳理与问题所在众所周知,武矍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此外,她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公开采用佛教转轮王称号的君主,也是第一位公然宣称自己是弥勒下生的帝王。关于武垦称帝与佛教意识形态的关系,前蜚学者已多有研究,且积累了丰富的学术成果。不过,或是限于各自讨论的主题,或是面于彼此采用的视角,对于武罢及其支持者利用佛教意识形态,尤其是菩萨信念和转轮王理念,来证成武周皇权的合法性,则尚留有余义而可作进一步申论。下面首先对与本文主题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略作梳理和辨析,以作为我们深入讨论的基础。早在1935年发表的武婴与佛教一文中,陈寅恪先生已将武矍女身称帝的合法性作为一
2、个现代学术问题提出来,并进行了系统性论述。一方面,武婴以女身而为帝王,开中国政治上未有之创局。如欲证明其特殊地位之合理,决不能于儒家经典求之。此武罢革唐为周,所以不得不假托佛教符谶之故也”;(1)陈寅恪:武婴与佛教,载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第2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65页。另一方面,“凡武矍在政治上新取得之地位,悉与佛典之教义为证明,则知佛教符谶与武周革命之关系,其深切有如是者:(2)同上注,第168-169页。芽观陈先生此文,其要旨可概括为三点。其一,就宗教信仰来说,武墨自幼受到母亲杨氏家族佛教信仰的熏染,甚至曾经有过入寺为沙弥尼的经历,因此对佛教的虔诚信仰,是武婴援
3、引佛教教义证明其称帝合法性的思想背景。其二,就政治观念而言,一方面,“儒家经典不许妇人与闻国政”,武周革命这一开中国政治上未有之创局”的离经叛道”之举,在本土儒家经典中找不到理论支撑:另一方面,尽管外来佛教经典,其原始教义也多采取贬抑女身之说,但后来的大乘急进派经典,则极力宣唱一阐提悉有佛性,主张众生平等。此种急进派观念最终在武罢颁行天下以为受命符诫之大云经”中,衍生出“以女身受记为转轮圣王成佛的思想,为武周皇权合法性提供了教义基础。其三,就政教关系而论,一方面,李唐皇室为宣示自己氏族的正统性与神圣性,追尊道教教主李耳为祖,极力在政治上抬高道教而贬抑佛教,因此,佛教为“恢复其自李唐开国以来所丧
4、失之权势,则惟有利用政局之变迁而有望达成;另一方面,如上所言,武罢欲以女身称帝,又恰有利用佛教经典教义.以证明其在政治上所享之特殊地位”的需求,故在政治上对佛教大加扶持。(3)参见同上注,第153-174页。不过,细审陈先生此文,可以发现其论证中存在着-种张力。一方面,如上所论,他主张武婴以女身称帝不能以儒教经典为依据,因而需要援引大乘像教急进派“女身受记为转轮圣王成佛的教义来证明:另L方面,他又宣称大乘佛教这种非常异义可怪之论,即女身得为帝王之说”并非外来佛教本有,而是源出华夏移民所主张:(4)同上注,第169-174其实,下文分析将表明,武垦及其支持者用来证明女身称帝合法性的佛教教义,主要
5、是“菩萨化身说.和诸法无相说,是地地道道的佛教观念,不必迂回溯源到所谓华夏移民主张。近年来,有学者对陈先生上述武婴女身称帝的”佛教理由说进行质疑,认为不能片面强调佛教意识形态在武周皇权合法化运作中的功用。孟宪实先生承认,利用储教确实是武则天舆论营造的重要部分,但就总体而言,武则天利用的还是传统意识形态,相关的佛教内容是在纳入中国特有的政治语言系统后被使用的。比如,她充分利用母亲的特别概念,突破男尊女卑的理论:(5)孟宪实:论武则天称帝的舆论营道,载余欣主编:中古中国研究(第一卷),中西书局2017年版,第293-294页。这可说是一种“本土资源论”,主张武婴主要是用“中国特有的政治语言系统”,
6、即强调“母亲(圣母)角色的策略,来应对性别政治这一关键问题。(6)参见同上注,第290页。孙英刚先生则认为,与儒家学说相比,实际上,佛教更反对女人当皇帝一按照佛教的基本理念,女人有五障,也就是五种阶位不能达到,包括转轮王、帝稀、梵王、魔王(或阿琳跋致菩萨)和佛,(7)孙英刚:佛光下的朝廷:中古政治史的宗教面,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第55页。因此“武则天上台绝对不是一场性别战争7(8)孙英刚:转轮王与曳帝:佛教对中古君主概念的影响,载社会科学战线2013年第11期,第82页。不难看出,这其实也是尝试突破陈寅恪先生的观点。但孙先生可能过于求新,而忽视了女性身份正是武
7、周皇权合法化的重心以及难题所在。因此,他最终的结论是,武壑“利用佛教宣扬自己的统治合法性并不特出,仅仅是当时佛教世界善遍使用转轮王来解释王权这一潮流中的一环二(9)孙英刚:武则天的七宝一佛教转轮王的图像、符号及其政治意涵,载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第2期,第44页;参见同前注(8),孙英刚文,第79页、第85页。由于强调转轮王理念在中古佛教王权观中的核心地位,孙英刚先生对于菩萨(10)关于“菩萨”的丰富意涵及其范式转换,参见朱凤岗:佛教中菩萨”语义之探源,载世界宗教文化2014年第3期,第95-100页;学愚:菩萨范式及其转换,载世界宗教研究2017年第3期,第59-60页。(BOdhiSaUV
8、a)信念在武婴女身称帝合法化运作中的作用也认识不够。其实,孙先生巳经注意到福安敦(AntOninOFOrte)先生在研究武爰时期政治宣传时,指出武要具有菩萨和转轮王两种身份。但对于武婴的菩萨和转轮王双重身份,孙先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仅将其理解为所谓的“双重天命”。在一篇论文的注释中,他这样说:福安敦教授指出了武则天既是世俗之王又是菩萨的“双重天命”,其实隋唐皇帝既作为“天子”又作为转轮王,在中国本土儒家思想和外来印度传统下构成了双重的.世俗天命:转轮王正是佛陀在世俗世界的对应者.是佛教理念中的世俗之王。(11)同前注(8),孙英刚文,第79页注。这里可以指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孙先生对双重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菩萨 转轮 皇权 合法化 佛教 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