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教学设计.docx
《密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密度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优知文库上搜索。
1、一、课标解读第2节密度教学设计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实验,理解密度”。密度是在学习了质量之后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为以后学习压强和浮力等知识做铺垫。二、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一是通过测量和比较,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二是建立密度的概念,学习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三是认识密度表。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密度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量,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学好本节知识又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本节教材是在学习“质量”之后而引入的一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质量知识的进一步深
2、化,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际问题作了铺垫,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作了准备;更有利于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从过程和方法的角度来看,本节课是典型的的科学探究,在此过程中运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和利用比值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是后面学习经常用到的方法。总之,本节课具有重要地位。三、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面知识的学习,对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从天平和刻度尺的使用过程中学习了一些基本的测量知识与方法,通过对前几章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学生已有“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的生活经验。同时思维特点已经开始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较低,需要经
3、验支持。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欲望比较强,乐于参与实验,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有欠缺,在本课密度概念教学时,将通过实验、讨论、辨析和训练,强化学生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四、教学目标L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2 .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3 .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4 .通过实验探究,养成讨论、交流和互相合作的良好习惯。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建立密度概念的实验探究过程,领会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理解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教学难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及正确理解密度公式。六、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合作讨论法、自主学习
4、法、类比学习法,讲授法。七、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托盘天平(祛码)、刻度尺、体积不同的铁块、铝块和铜块、坐标纸等。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视频引入:在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一共获得88枚奖牌,拿下了金牌榜第二的好成绩,视频展示中国健儿们在刚刚过去的东京奥运会上的高光时刻。提出问题:视频中那一枚枚的奖牌令无数运动员魂牵梦绕,那么,同学们能区分出东京奥运会上的金银铜牌么?请学生回答(引导其他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创设情境:学生讲述自己获得奖牌的故事,并希望同学们可以帮助他鉴别奖牌的材质小结:仅靠外观并不能准确地判断物质的种类,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加可靠的辨别
5、物质的方法呢?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进入今天的探究之旅。认真观看中国健夺冠视频,感受运动员的荣耀与光荣,体会运动员努力拼搏的顽强品质。学生积极回答,简述判断依据学生上台讲述自己获得奖牌的故事,向同学和老师提出问题:它是什么材质做的?学生依靠外观,分享自己的判断。以奥运赛场中国健儿激情夺冠的画面,让学生体会运动员努力拼搏的顽强品质,创设努力学习和积极进取的课堂氛围。通过精彩的课堂活动,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如何判断物质的种类”上来,从而引入密度的教学。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现象的习惯,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二)实验活动展示:两个铁块,一个体积小,一个体积大,提出问
6、题:它们的质量一样么?用一架调平后的托盘天平,来验证(肯定学生的猜想)。提出问题:那么这个活动说明了什么呢?(出示手中的两个铁块)启发:从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和体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具体是怎样的关系呢?设计实验:要想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我们还需要进行实验,老师和同学们课前收集了许多物体,放在了桌面上器材盒中,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长带领下讨论以下问题:(1)实验中选择哪些物体作为研究对象?理由是什么?(2)实验时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测量工具?板书:一、探究实验,随即观察学生讨论方案。请小组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选择和理由。(引导小组间相互补充、优化)总结:同学
7、们都选择了同种物质组成但体积不同的物体进行实验,下面请小组长带领组员完成以下任务。进行实验:(1)测量所选的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填入到表格学生动脑思考并交流自己的判断。学生认真观察,期待验证自己的判断结果。学生积极思考,相互交流,并展示自己猜想。学生认真观察器材盒中的物体并交流。学生在小组长带领下讨论问题,并派出小组代表上台分享实验方案通过对两个体积不同的铁块的质量比较,把学生的思维定向到“质量”和“体积”上来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合作探究能力。中。(2)整理好器材,观察自己小组的实验数据,你有什么发现?教师观察学生实验情况对实验过程进行针对性指导。(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密度 教学 设计
